三年级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年级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玉潭镇 西郊小学 傅志红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2.
教学目的:
1.理解等量代换数学题的特点及简单的解题方法.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养成我要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重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口述等量代换时的想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 磁带 天平 图片
教学过程:
孩子们.今天老师来到你们班和你们一起学习,我非常的高兴并且给你们带来了两棵智慧树,甲队一棵,乙队一棵.希望你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团结合作.让智慧树结满果子.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想听吗?好,不过要认真听哟,等会儿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请听。(播放故事)
一.故事导入
师: 老师不明白,不是称大象吗?怎么称石头呢?(石头代换大象)
生:略
师:为什么石头一定要沉到画线的地方呢?(那样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生:略
这种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量代换.(板书等量代换)
二.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师:孩子们,喜欢玩跷跷板吗?小动物们也喜欢玩哟.请看.(出示画面1)
师:谁能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好吗?
生:猪重狗轻。
生:猪和狗玩跷跷板,猪重.
生:一只狗比一只兔重.
生:一只兔比一只狗轻.
师:孩子们真棒.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跷跷板的高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