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人教新课标版-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耳和听觉 1、假如人失去听觉,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举例说明。 2、平时我们看到的是耳的全部结构吗?你认为是哪一部分? 3、你认为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4、你有哪些做法不符合耳的卫生保健? 5、你们学习小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 学会合作学习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外耳 中耳 内耳 收集声波 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 产生振动 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把声音传到听神经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的声波 耳 郭 外 耳 道 鼓 膜 形成听觉 听 小 骨 耳 蜗 听 神 经 大 脑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陪!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据人口调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5~64岁为14%,65~75为30%,75岁以上者高于50%。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耳和听觉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 口或闭嘴 、堵耳; 4、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 5、不让 污水进入外耳道。 下列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表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哑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的信息。 课外实践:爱护帮助聋哑人 每年的3 月 3日是我国的爱耳日 讨论 1、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你还能举出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实例吗?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C 2、中耳内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 ) A、外界声波 B、鼓膜的振动 C、神经冲动 D、听觉 B 3、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 通过 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 4、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 ,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 以免鼓膜被震破。 张开口或 闭嘴、堵耳 5、下列图片表示 的是什么? 它有什么用处? 表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哑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的信息。 鼻——嗅觉 鼻、舌和皮肤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