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电弧焊接作业指导书.doc
手工电弧焊接作业指导书
-PAGE4-
手工电弧焊接作业指导书
目的:指导手工电弧焊接作业。
适用范围:手工电弧焊接作业。
编制依据:
施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
作业项目概述:根据具体工程确定。
作业准备:
电焊条:其牌号按设计的要求选用。使用的电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重要结构施焊前应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焊条选择如下:
焊接3#钢时,对重级制工作吊车梁或类似结构宜采用T506、T507型焊条对其他结构宜采用T502、T503型焊条。
帮条:所用的帮条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应与主钢筋的性能相同。
拖板:当采用平剖口连接时,需用托板托住溶焊钢水,托板采用工级钢板。(A3)
作业条件: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环境温度低于-5℃即为钢筋低温焊接,风力超过4级时,采取挡风措施,钢结构工作地点不低于0℃,工作地点气温低于0℃时,应进行预热,并经试验确定达到某预热温度。
作业顺序:根据具体工程确定。
作业方法:
钢材焊接
平焊
a.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等,通过焊接试验验证。
b.焊接电流:根据焊件的厚度,焊接层次,焊条牌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
c.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溶池中铁水与溶渣保持等距离(2—4mm)为宜。
d.焊接电弧长度:根据所用焊条的牌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以4mm长为宜,碱性焊条以2—3mm为宜。
e.焊接角度:据两焊件的厚度确定焊条的角度,焊条角度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焊条与焊件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o。第二是焊条与焊件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两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为45o,当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的夹角。
f起焊:在焊缝起焊点前方15—20mm处的焊道内引燃电弧,将电弧拉长4—5mm,对母材进行预热后带回到起焊点,把溶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开始向前施焊。焊接过程中由于换焊条等因素而停弧再行施焊,其接头方法与起焊方法同。只是要先抒熔池上的溶渣清除干净方可引弧。
g.收弧: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弧坑填满后,往焊接方向的反方向带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以防弧坑咬肉。
h.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溶渣,经焊工自检确无问题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立焊:
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注意下述问题:
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流比平焊电流小10%——15%。
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4mm。
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两焊接厚度相等,焊条与焊件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焊条应于垂直面形成60°~70°,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当焊到末尾,采用挑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严禁弧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即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电弧稍向下吹。
横焊:
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的平焊的电流10~15%,电弧长度2~4mm,焊条角度横焊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70~80°,防止铁水下坠。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仰焊
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的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
允许偏差项目:
结构钢材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表中规定:
结构钢材焊缝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检验方法
1
对接焊缝
焊缝余高(mm)
b20
0.5~2
0.5~2.5
0.5~3.5
用
焊
缝
量
检
查
b≥20
0.5~3
0.5~3.5
0.5~4
焊缝错边
0.1δ2
0.1δ
0.1δ
2
贴角焊缝
焊缝余高(mm)
k≤6
0~+1.5
k6
0~+3
焊缝宽(mm)
k≤6
0~+1.5
k6
0~+3
3
T型接头要求焊缝透的型焊缝(mm)
K=δ/2
0~+1.5
钢筋焊接接尺寸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置偏差
0.5d
尺量
2
接头弯折
4°
用刻槽直尺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0.1d且不大于3mm
4
焊缝厚度
—0.05d
用卡尺和尺
5
焊缝宽度
—0.1d
尺量
6
焊缝长度
—0.5d
尺量
注:d为钢筋直径(mm)
质量记录:
施工技术记录;
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缺陷处理记录;
设计变更、设计修改记录;
工程照片、工程录象记录;
工程资料收集(重要文件、工程联系单、制造厂的产品质保文件、到货检验文件等)。
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针对具体工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