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pdf
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附件2:
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为深入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省教育
厅等7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
见》(湘政办发〔2012〕45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职业院校校
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对接我省优势
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制
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
精神,重点对接湖南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四大
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发展需求,以职业院校主体或特色专业为
依托,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
教学生产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效益、
有特色、成规模”,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
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人
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
建设。
二、基本原则
1/18
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统筹规划。根据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需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承接
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
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全省统
筹规划,分步实施。
2、校企共建。探索实施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
设备、技术并全程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3、协同推进。以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为重点,
校企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
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益。
4、开放共享。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开放,接受行业企业指导,开展交流合作,
承接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益。
三、建设目标
从2014年起,三年内全省共立项建设60个左右“产业契
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习实训指导教
师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校企合作生产
性实习实训基地,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内容
2/18
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建设模式。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职
业院校为主体,以与规模以上企业(指工科类)深度合作为基
础,以一个主体、特色专业及所属专业群为依托,通过“引企
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模式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
企双方必须签署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
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并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等
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基
地参与合作的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生产技术和
工艺水平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三年内企业对基
地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的投入应占到基地设备设施总投入的
60%以上,且企业规划对基地的总投入文科类基地不低于100
万元,工科类基地不低于200万元,中职学校可适当降低;基
地具有较强的实体化运作能力,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或拥有自
办产业或开展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所有制产权明晰、以学
校为主体,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
2、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形成“校
企联动、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
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
合;企业主动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校企合作开发
实训项目,基地生产性实习实训产品或教学案例80%以上来源
于真实生产(经营)项目;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设备向基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