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概述》公开课件(设计).ppt

发布:2019-10-30约3.3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刑事诉讼法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刑事诉讼 【阅读案例】   王李两家分属两村,均毗邻一地下水源。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两家常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今年夏季旱情严重,王家兄弟以其所承包土地多于李家为由企图独占水源,并在一次与李家父子的争吵中出手打人,导致李家老父腿部骨折和腰部挫伤,老二受轻伤,还肆意毁坏了李村分配给李家承包用的集体所有的拖拉机和一些农具。事后王家为息事宁人,试图付一笔赔偿金给李家,但仍霸占水源。李家大哥看到父亲卧床难起,十分气愤,叫嚷要以牙还牙,“出了这口窝囊气”,夺回水源,“让王家知道我们李家不是好惹的”。老二则主张“打官司”,向法院“讨个公道”。而李村的村干部为避免事态扩大争斗不止,劝李家道既然王家已作出较充分的赔偿,就不要再另起争端,由村干部出面协调重新拿回用水权,而且只要不到法院去告发,法院是不会理的,这样对大家平安相处也有好处。 分析几人的言论,如何处理? 一、诉讼 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机制,一种专门性法律活动,其特征是: 1、诉讼是一种公力救济方式。 纠纷解决方式: (1)自行解决与和解----私力救济方式 (2)调解----经自愿而认可的第三方调解 (3)仲裁----经协议而认可的第三方仲裁 (4)诉讼----公力救济方式,终局性 2、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 (1)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2)诉讼必须按照已确立的法律程序进行 (3)诉讼裁决的根据必须是法律规范 3、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 4、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 二、刑事诉讼 概念: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的刑事责任的活动。 狭义的,即严格意义上的刑事诉讼,仅指起诉至审判的诉讼程序。起诉即诉讼的提起,从而产生指控、辩护和裁判“三方组合”的诉讼法律关系 。 广义的,或称扩大意义上的刑事诉讼,指国家为实现刑罚权所实施的全部具有诉讼意义的行为。其程序可分为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阶段。 特征: 1、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 2、是公安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3、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4、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5、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概念(P3) 二、分类 1、程序法 2、公法 3、基本法 三、渊源 宪法、刑诉法典、有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国际条约。 四、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1、共同点 (1)有可以引起诉讼的某种事实存在; (2)有当事人; (3)由国家司法机关主持进行并对案件做出处理; (4)一般也会有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 (5)依法进行。 2、区别 (1)保障解决的实体问题性质不同 (2)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指导原则和制度安排 (3)在起诉和应诉主体和法律规定上不同 (4)举证责任不同 (5)调整的对象不同 (6)适用的实体法不同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2、刑事诉讼实践 “法律条款是灰色的,司法实践之树常青。” 3、刑事诉讼法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任务和作用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即其立法宗旨,反映了立法者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根本意图和凭借立法所要达到的核心目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一制定目的是由我国刑事诉讼的根本性质以及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决定的。 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是治国的总章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种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刑事诉讼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它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根据,不能与之抵触,否则将失去效力。   1、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落实 2、关于司法机关职权的细化 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制定目的密切相连,制定目的源于立法者动机,着眼宏观,任务则描述刑事诉讼法担负的使命,是制定目的具体化和扩展。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这是刑事诉讼法的直接任务和首要任务 刑事诉讼法是决定国家刑罚权有无及其范围的程序手段,其基本功能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刑法的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