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32篇).docx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32篇)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32篇)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篇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我校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及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其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使家长及学生知道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通过宣传单、标语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值班教师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校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一旦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物品要予以消毒。加强晨检、午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同时逐级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名单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
组长:王
成员:张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篇2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我县感染病例也不断增加。为有效应防止手足口病(EV71感染)发生,切实保障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启动
一旦在我校发现有学生感染手足口病,第一时间启动该预案,并在全校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
二、应急措施
1、启动疫情报告制度。
各班每天即时向学校办公室做疫情报告。每天均应实行零报告制。
2、对病例、疑似病例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旦发现,要立即送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诊治,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
3、对接触过病例、疑似病例的师生要立即采取隔离、监控措施。坚决、果断处置可能出现的传染源。
4、对病例、疑似病例逗留过的教室、寝室、食堂、厕所、家庭都要进行消毒,对其使用过的物品要消毒、封存。学校不具备消毒条件的,须及时报告镇政府,请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5、发现疑似病例,要在第一时间向县教育局、卫生局报告,不得拖延。
6、学校领导小组及下设晨检审核、宣传、后勤保障等组织成员按职责要求认真做好防控工作。
三、纪律保障
1、一旦发生疫情,学校教职工一律坚守岗位,随时听从调遣。任何人不得离开岗位。
2、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校长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3、凡有违纪行为,必将予以纪律处分;凡有严重渎职行为、造成重大卫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将由上级主管部门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篇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玻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