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围堰施工方案.docx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围堰施工目的:在[施工区域]进行相关作业时,为防止外部水流进入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及干地作业条件,特设置临时围堰。
4.围堰设计参数
-围堰高度:根据施工区域水位及设计要求,围堰高度拟定为[X]米,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X]米。
-围堰顶宽:考虑施工人员及小型施工设备通行,围堰顶宽设计为[X]米。
-围堰边坡: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为[1:n],以保证围堰的稳定性。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相关设计图纸及说明]
2.规范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3.现场勘查资料: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水文等情况的实地勘查结果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技术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围堰施工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土料、砂料、石料等筑堰材料。土料应选用含水量适中、粘性较好的土,砂料应质地坚硬、颗粒级配良好,石料应无风化、无裂缝。
-准备好编织袋、土工布等辅助材料,编织袋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渗性,土工布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反滤性能。
3.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土方施工机械,确保施工进度。
-准备好压实设备,如压路机、蛙式打夯机等,保证围堰填筑的压实质量。
4.现场准备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为围堰施工创造条件。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围堰的轴线和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处理→围堰填筑→护坡施工→围堰拆除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放出围堰的轴线和边界。
-在围堰轴线和边界上设置控制桩,并做好明显的标志,以便施工过程中进行定位和控制。
3.基础处理
-对围堰基础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草、杂物、腐殖土等。
-对于基础为软土地基的区域,应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材料可选用砂卵石或灰土等,换填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对基础进行压实处理,采用压路机或蛙式打夯机等设备,将基础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4.围堰填筑
-土料填筑
-土料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X]厘米左右。
-填筑时,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分层铺填,不得出现顺坡填筑现象。
-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围堰填筑部位,然后用推土机摊铺平整。
-每层土料填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压实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压路机碾压或蛙式打夯机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环刀法或灌砂法等进行检测。
-砂料填筑
-砂料填筑应与土料填筑同步进行,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X]厘米左右。
-砂料应采用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部位,然后用推土机摊铺平整。
-砂料填筑完成后,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石料填筑
-石料应选用较大粒径的块石,填筑时应分层错缝排列,不得出现架空现象。
-石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围堰填筑部位,然后用装载机或人工进行卸料和摊铺。
-石料填筑完成后,采用小型振动碾或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压实,确保石料之间紧密结合。
-编织袋围堰填筑
-在围堰迎水坡和背水坡铺设一层土工布,然后用编织袋装土,将编织袋码放整齐,形成围堰。
-编织袋应装满土料,袋口应扎紧,不得出现漏土现象。
-编织袋围堰的码放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X]厘米左右,相邻两层编织袋应错缝码放。
-编织袋围堰填筑完成后,对迎水坡和背水坡进行平整,使其表面光滑。
5.护坡施工
-在围堰迎水坡和背水坡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