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完美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分子的性质: 2、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不变,重新组合 3、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看右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 . 解释 . 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 结论: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生成氨 水使酚酞变成红色。 相同点: ⑴是存在的,是构 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⑵ 是不断地运动的 ⑶有间隔。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是否 可以再分 物质 分子 原子 构成 构 成 构成 1.煮沸过的水凉后不宜用来养金鱼,因为这种水中几 乎不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离子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的芳香: ; (2)用打气筒可将空气压入足球内: ; (3)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受压间隔变小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水净化过程 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硬水 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之间 2、过滤 3、蒸馏 分离液体中少量的杂质,或利用液体中沸点 的不同,使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4、硬水和软水 用什么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 一角: 二低: 三接触: 漏斗角度和滤 纸角度相一致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滤纸三层处 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 一、我国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分布不均、匮乏、污染 2.减少水体的污染 1.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污染的三大原因: 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 ②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最轻 2、可以燃烧 H2 2H2+O2 2H2O 点燃 3、未来的理想能源 来源广泛,发热量高,没有污染 要检验纯度!!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常见现象的微观解释、元素、元素周期表 (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 的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式的有 关计算、关于标签问题等。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要考点]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 电子(-) 质子(+) 中子(不显电)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 *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发展 火的发现 →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实验评价、药品 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 [主要考点]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掌握两个探究实验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二、探究活动的步骤 猜想(或假说)→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三、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最少量) 液体药品的取用 (1-2mL) 固体药品的取用 (盖满试管底部) 粉末状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药品 2.物质的加热 3.玻璃仪器的洗涤 干净的标准: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案、操作、原料、环保、实验、安全、产物。 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 热的是( ) 2.实验时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 A.放回原试剂瓶中 B.交还实验室 C.倒入废液缸 D.倒入水池 D B 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实验室制法等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主要考点] 一、空气的组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