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与各型骨盆骨折的治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骨伤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 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及 各型骨盆骨折的治疗 一、 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盆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一,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 取决于骨盆环是否稳定和有无内脏合并伤。治疗原则首先是 防治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与内脏器官损伤,但也要对不稳定 的骨盆骨折进行早期复位和持续固定,以利控制骨折的大出 血,减轻疼痛和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us syndrome, FE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rascular coagulation,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严重并发症。骨盆承重结构的恢 复,亦有助于获得尽可能好的功能效果。 由于严重的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常是多发性损伤, 因此为保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及并发症, McMurtry提出了一个A~F的处理顺序方案,其内容如 下: A(airway,气道):通畅呼吸道,给氧,气管插管,闭 式引流等,并注意胸部伤。 B(bleeding,出血):控制外出血,输血、输液,包括 输血小板和监测凝血指标。 C(CNS,中枢神经系统):颅脑损伤的处理。 D(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腹内脏器损伤的处 理。 E(excretory,排泄):尿道、膀胱的处理。 F(fracture,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的处理。 此方案的特点是从患者的整体治疗出发, 首先抢救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 畅和防治大量出血,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根 据近年来的进展,骨折早期固定可减少FES、 DIC、AR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在上述 的“B”中增加骨盆不稳定骨折复位和固定,包 括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前环,或用Ganz抗休克 “C”形骨盆钳固定。 二、 各型骨盆骨折的治疗 (一) 骨盆环稳定或基本稳定的骨折(A型) 【骨盆边缘撕脱骨折】 这类骨折多因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将其起点处的骨质撕脱造 成,骨折发生在骨盆边缘,未累及骨盆环,如缝匠肌撕脱髂前 上棘、股直肌撕脱髂前下棘及绳肌撕脱坐骨结节等。局部有 疼痛、肿胀及压痛,进行与肌肉作用相反的动作时疼痛加重。 骨折片可有轻度移位。 这类骨折不论有无移位,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骨折愈合后 功能无影响。治疗只需对症处理、卧床休息,使骨折免受肌肉 收缩牵拉。如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撕脱骨折,在患者卧床期间 用一软枕将膝垫高,保持适当的屈髋位以减轻疼痛,待疼痛消 失后即可下地负重活动;在坐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卧床休息 时应置大腿于伸直、外旋位。 【髂骨翼骨折】 多为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发生在骨盆边缘,未破 坏骨盆环的边缘与骨盆环完整性。由于骨折部的内侧 与外侧有骨膜及厚实的肌肉覆盖保护,骨折大多无明 显的移位。如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块移位显著,可 伴有较大的血肿, 伤侧腹壁强直与压痛。 X线片能 明确诊断。 单纯髂骨翼骨折无需复位与固定,只需卧床休息 3~4周,疼痛消失后即可下地活动。如骨折块大且有 严重移位,为保证骨折顺利愈合和早期下地活动,则 需考虑切开复位以及用骨松质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 【单一的耻骨水平支或下支骨折】 一侧或两侧单一的耻骨支骨折多由侧方挤压所 致。骨折端常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 性与负重功能。局部有肿胀与压痛,伤侧髋关节外 展与过伸时可使疼痛加剧,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阳 性。X线检查可确定诊断。 由于单一的耻骨支或坐骨支骨折无损于骨盆环 的完整与稳定,一般卧床休息2~3周即可下地活 动。卧床时在膝下置一软枕,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 以减轻疼痛。 【骶椎2~3以下的横断骨折】 多由于后仰坐倒时直接撞击所致。骨折发生在两 骶髂关节下缘连线以下,多呈横行裂隙或向前轻度移 位,严重移位少见。临床表现为骶部疼痛、局部微肿 胀和明显压痛,患者多不能取坐立。合并神经损伤者 有马鞍区感觉障碍或大小便失常,侧位X线片可显示骶 骨横断骨折。 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轻微者,只需卧床休息、避免 压碰,疼 痛于数周后即可消退。骨折完全错位者,从 肛门用手指向后推压多难以复位,且有损伤直肠的危 险,可考虑切开复位。 【单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多由侧方挤压损伤所致。骨折未累及承重(主 弓),对骨盆环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骨折移位不 严重。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折局部明显疼痛与肿胀, 患者多不能站立与行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 压与分离试验阳性。X线片可确定诊断。 因骨折多无明显移位,骨盆后环仍保持完整, 骨折愈合后对负重功能无影响,故只需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髋关节适当屈曲,疼痛消失后即可 下地活动。 【耻骨联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