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ppt

发布:2018-10-26约2.8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界的水循环》 液态 气态 固态 (高纬及高山地区)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 (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叫水圈。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 圈 大气水(0.001%) 海洋水(96.5%) 陆地水 (3.5%) 地表水 (69.9) 地下水(30.1) 冰川 湖泊水 沼泽水 生物水 土壤水 河流水 永冻土底冰 淡水的主体 利用的主要淡水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0.3% 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浅层地下水 大气降水补给 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想一想: 河流水有哪些来源(补给)呢? 其中,雨水是世界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2、水体的相互联系——补给关系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特点: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分布普遍,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大气降水 ⑴雨水补给 我国西北内陆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特点: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冬季有断流。 我国主要分布: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⑵冰雪融水补给 ⑶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 春汛 夏汛 积雪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 枯水期 湖泊 河 流 湖泊 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削峰补枯) 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 潜水位 河流 丰水期 河流 潜水位 枯水期 河流补给 降水量 雨季 东部季风区 气温 夏季 西北内陆 青藏高原 气温 春季 东北地区 湖泊水位 河流枯水期 普遍 地下水位 河流枯水期 普遍 雨水补给 高山冰川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类型 影响因素 补给时间 (汛期) 我国典型分布地区 湖沼水 河流水 地下水 冰 川 大气降水 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后半句的说法对吗? 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在不断的进行着转化。 大气降水 水循环概念 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水循环示意图 类型 环节 特征 发生领域 海上内 循环 海陆间 循环 陆地内 循环 海洋与海 洋上空 海洋与陆 地之间 陆地与陆 地上空 蒸发→降水 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参与水量最多 最重要 领域最多 环节最多 包含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1、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 2、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 3、洞庭湖水注入长江 4、未登陆的台风形成降水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下列环节,属于哪种循环类型? 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人工降雨 砍伐森林 地表径流 降水 蒸发 下渗 地下径流 植树种草 过度开采地下水 铺路 物质迁移、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更新陆地淡水 (3)塑造地表形态 (5)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气候和生态 (4)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请节约用水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知识梳理整合 水圈 海洋水 水循环 陆地水 大气水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类型 更新平衡作用 交换迁移作用 塑造作用 意义 地下水 河流水 湖泊水 ······ 相互补给转化 分类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2、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 互相补给 B 河水补给潜水 C 潜水补给河水   D 互不补给 3、我国东北河流一年有两汛,春汛的补给来源是( ) A 河流水 B 湖泊水 C 积雪融水 D地下水 4、关于水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 ) A陆地水称作水资源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资源 C冰川是地球上水的主体 D陆地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C B C D 挑战一下 水循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