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努力探索省直接管理市县的体制,深化行政管理创新。县(市)以及行政机关,上承省(市),下启镇村,处于强国强省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海南实行的省直接管理市县的体制,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营造又好又快发展的环境、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索省直管市县的体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权责相统
一、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及决策权、执法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科学划分省和市县两级政府职责,提高市县推动经济社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呼唤、教训的觉醒、现实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里程碑,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科学性在于:
一、发展的全面性、统筹性、协调性、持续性和以人为本的目的性高度有机统一,构成了不同于片面发展模式的全新发展机理与机制;
二、它依据的广泛性和客观性实践,是对国内外发展得失的经验总结和教训规避,是科学认知、自觉遵循、正确利用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
三、其理论渊源和理论方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四、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足以说明科学发展观是事半功倍之观、改革发展之道、科学谋略之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同地区和部门有着不同的思考和措施。课题组仅从市、县的层面,紧贴发展的实际,围绕用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发展提出七方面建议。
1.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综合考核评价新机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和巩固,最终还要靠干部考评制度和正确的用人制度来保障。2017年,中央组织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试行)》,在各地各部门引起良好反响。在调查研究中,大家也提出,落实这个办法,一要探索多元化、经常化考核办法;二要注意研究不同岗位政绩指标的差异;三要研究探索考核指标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问题;四要研究探索干部考评、奖励、监督、惩处的配套制度 2.坚持从长计议,确保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出新成果。首先是完善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长期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是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专家论证、社情民意收集分析长效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集中力量对发展规划进行再审视,对现有制度进行再完善,凡是制约、影响科学发展的要废止或修改,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要充实完善和抓好落实。
四是要着眼于促进发展、保障发展,不断创新产业导向机制、财政金融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等。
3.坚持推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引进来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支持我国企业 走出去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推动企业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很好的路子。只要我们的企业有敢于走向世界的闯劲,有迎难而上、寻求机遇的韧劲,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在涉外人才、职工培训、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措施等方面准备充分,就能够在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的海外市场开辟更大发展的新天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谋划县域经济的新发展。解决 三农 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县域经济规模小、水平低,是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陕西、海南调研中了解到,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渠道就多,提高的就快;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农民收入也相应的比较低。一些同志说:
大企业富财政,县域经济富百姓。
要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吸引吸收更多农民就业,用减少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办法富裕农民。
5.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往往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两难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
://..cn/data/2017/1018/special_68.html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要把保护生态提高到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坚决避免 先发展后治理 的老路,把眼光放得远一点,避免短期行为,为未来留有余地,为子孙留有空间。
6.坚持努力探索省直接管理市县的体制,深化行政管理创新。县(市)以及行政机关,上承省(市),下启镇村,处于强国强省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