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doc

发布:2017-05-27约1.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管仁福 2011年11月23日 09:19 浏览数:66 | 评论数:0 我校生员质量越来越好,办学水平越来越高,高考成绩逐年提高,尤其2011年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尖子生数量、一本二本达线率均居全市第一,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正朝着齐鲁名校的目标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搞课堂教学改革,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师生共享课堂的快乐。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层面要达到‘乐学、会学、享受学习’;二是教师层面要达到‘乐教、会教、享受课堂’。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教育的起点是发现问题后进而解决问题。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的,是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的副产品。教育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向解决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学校开始进行课改时,遭到了许多教师的抵触。“讲都不会,不讲学生能会吗?”教师们发出了质疑。尤其中年骨干教师,课改以前按照传统的教法,课讲得非常好,成绩也很突出,获得过许多奖励和荣誉。开始课改时,有抵触情绪。“以前讲习惯了,对自己的讲解胸有成竹,觉得自己讲得很好,没有问题。”并不想改。以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像小绵羊一样。现在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进行对话,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课堂上的不同情况进行导学,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非常快。越课改,越需要教师的理念新,专业素养高,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认识有深有浅,有快有慢,不能一刀切,通过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和课堂示范,高效课堂人人达标活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经过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教师们的观念变了,参与听课、学习、反思的次数越来越多,办公室里教师们的研讨声逐渐代替了以往的闲聊。课堂学案、自习学案、周末导练案‘三案’并举已经形成我校特色。一节课讲授不准超过三十分钟,老师开始憋得慌,觉得这张铁嘴白长了。通过学习与实践,现在感觉到课上老师讲多少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尤其是文科精讲精练,把时间还给学生彰显优势。2011届文科学生高考成绩突出,就是因为贯彻落实了上面所讲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体系。老师对课堂有了更高更新更理性的认识:学生的每一个四十五分钟都是从他的生命里提取出来的,任何人没有理由把它白白消耗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每一个四十五分钟都精彩而充实,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高效,这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通过学生座谈学情调查,他们都表示喜欢课改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自信心”,“上课更有趣,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能力提高了”,“培养了自主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们说,学生变了。如今课堂秩序不用维持了,趴桌上睡觉的几乎没有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被激活了。有位学生说:“我原来不敢回答问题,怕回答不好,同学笑话,现在不抢答,小组会丢分,我参与我快乐,同学们都说我变了。”课堂上,少了交头接耳,多了读书声、讨论声,多了主动展示的身影。讲台上、黑板前经常是学生或写或讲,积极投入。课改让师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学习了,学生会学了;教师研究了,学生会探究了;教师合作了,学生会会互助了……在课改中教师提升了自己,发展了学生。 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他还面临着升学率的压力。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学校仍然有无声的压力。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义无反顾进行课改,我们考虑的是课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我们要的高效课堂,绿色分数。事实上,课改后升学率不但没有下降,而且是逐年的提升。学校发展的动力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课改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才有活力,学校才有活力。不把课改当事业来做,肯定做不成。不要因为一次考试考不好,就动摇,课改不是心血来潮,更不能作秀,要搞就实实在在,对学生负责,要一直坚持,下功夫。新课改的要求按照教育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改,让学生乐学、会学。会学才能学会。要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乐教、会教,享受课堂。要让师生都快乐,都感到幸福。我们要创造幸福,幸福包括精神和物质。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师生获得成长。看到学生乐学、会学,有收获,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