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课程改革.pptx

发布:2018-05-26约1.0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课程 目录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作用 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理论流派 1 2 3 4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的内容 5 课程的一般概念 第一次接触“课程”一词,是什么时候,如何理解? 01 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课。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中国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朱熹 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 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 就绝不能放松, 要按照功课的进程来完成任务。 ——功课及其进程 斯宾塞(英国)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课程”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跑道”,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西方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二、课程的作用 三 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 涵义:亦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 活动课程 涵义: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是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 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必修课程 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显性课程 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概念;组成和作用 概念;结构和作用 概念;编排和作用 课程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