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理学研究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3-20约4.4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理学研究》教学大纲 第一讲 关于法律规则 一、人的行为控制与规则 (一)对人的行为控制的原因 (二)规则 1、习惯规则 ﹡﹡ 2、道德规则 ﹡﹡ 3、宗教规则 ﹡﹡ 二、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定义 ﹡﹡ (二)法律规则的结构(或构成) ﹡﹡ 1、条件部分 2、义务、权利规定 3、指明违反义务行为 4、违反义务行为应受的制裁 (三)法律规则的特点 1、法律规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法律规则具有强制性 3、法律规则的明确性 三、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概念 (二)法律部门分述 思考题: 1、道德规则和宗教规则的异同? 2、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异同? 3、法律规则的结构? 第二讲 法律规则的理论来源 一、法律规则来源问题的意义 二、关于法律规则来源的诸种解说 (一)神源论 (二)圣贤论 (三)强者论 (四)国家意志论 (五)契约论 三、法律来源的社会契约论 四、19世纪对自然法学的批判 (一)对自然状态的批判 (二)对社会契约的批判 (三)对理性的批判 (四)对自然权利的批判 (五)对自然法、正义的批判 五、论三人社会与法律规则的来源 (一)三人社会模式﹡﹡ (二)人们的行为驱动评价思维机制 1、人们的认知思维机制﹡﹡:感性认知机制、理性认知机制 2、人们的行为驱动和评价思维机制﹡﹡ (三)人们的七种涉他行为 (四)三人社会中道德规则形成 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则包括:﹡﹡ 1、不应当作损他行为 2、可以作不损他的自利行为 3、不应当侵犯不损他而自利的行为 4、应当作利他行为。 思考题: 1、三人社会模式与两人社会模式的区别? 2、人的理性行为驱动机制和感性行为驱动机制的区别? 3、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规则内容? 第三讲 法律规则的现实来源(立法) 一、关于国家机关立法----代议立法的争论 (一)不同的理论主张 (二)代议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代议立法的必要性﹡﹡ 2、代议立法的在道义上的可行性 (三)卢梭的主张对代议立法的修正 1、创制权﹡﹡ 2、复决权﹡﹡ 二、法官造法与代议制下议会立法的关系 (一)法官造法﹡﹡ (二)法官造法与议会立法的关系﹡﹡ 三、行政立法与代议制下议会立法的关系 (一)行政立法与契约论原理 (二)为行政立法作辩护的理由 1、能力的理由 2、效率的理由 3、代表民意的理由 (三)对行政机构的立法的防范和限制原则 1、有限授权原则 2、细务授权原则 3、宪法和议会立法优先原则 4、正当程序原则 5、司法审查原则 四、代议立法机制 (一)代议立法机关的产生方式 (二)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代表的优越性﹡﹡ 1、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机关成员有利于保证具备较高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的人当选 2、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机关成员有利于被选者增强对选民负责的责任感、义务感 3、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机关成员也有利于实现选民与代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代表们在实际上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从而有利于代表们在立法中表达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4、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机关成员还有利于选民对代表的监督 (三)代议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一院制与两院制 (四)代议立法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 思考题: 1、为什么代议立法是必要的? 2、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代表同间接选举产生立法代表的优越性比较? 3、对行政机构的立法的防范和限制原则 第四讲 法的价值 一、对一般“价值”概念的理解 (一)几种基本的价值解说﹡﹡ 1、“属性说” 2、“关系说” 3、“系统说” (二)“价值”的性质﹡﹡ 1、主体性 2、社会历史性 3、客观性 二、“法的价值”含义 (一)讨论法的价值概念的前提条件﹡﹡ 1、对法的价值主体的认识 2、对法的价值与法的关系的认识 3、对法的价值载体存在的时间状况(时态性)的认识 4、对法的价值的时态性的认识 5、对法的价值所意指的法的性状、属性的位阶的认识 (二)法的价值定义 三、正义 (一)一般正义与个别正义﹡﹡ (二)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四、法的形式正义 (一)法的形式正义概念﹡﹡ (二)法的形式正义内容﹡﹡ 1、法律规则必须具有普遍性 2、法律规则必须具有明确性 3、法律规则必须具有统一性 4、法律自身必须具有稳定性 5、法律规则具有先在性 6、法律规则具有可行性 7、法律规则必须具有公开性 五、法的实质正义 (一)法的实质正义概念﹡﹡ (二)法的实质正义的内容 1、保障安全﹡﹡ 2、维护平等﹡﹡ 3、促进自由﹡﹡ 4、增进效率﹡﹡ 思考题: 1、价值的定义及性质? 2、法的实质正义的主要内容? 3、体现法律平等的主要原则? 4、解决权利冲突的主要原则? 5、法如何体现效率价值? 效率的局限性何在? 第五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