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IMRT的靶区勾画演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划评价 计划评价(DVH) 计划评价(DVH) 45GY 总 结 目前,对于GTV 的定义基本趋于一致, 为鼻咽原发肿瘤和颈部转移淋巴结, 处方剂量≥70Gy, CT 和MRI 能互补使鼻咽原发肿瘤勾画更准确。 而对于CTV 的定义和处方剂量存在分歧,建议除在鼻咽原发肿瘤外扩一定边径外 ,整个鼻咽腔、咽后淋巴结区、斜坡、颅底骨质结构、翼腭窝、咽旁间隙、部分蝶窦、鼻腔和上颌窦后1 /3 应被充分包括并给予高于60Gy 的照射剂量; 双侧上颈部或上中颈部应列为高危淋巴结转移区, 有别于预防照射区而施予至少60Gy 照射剂量。 谢谢 鼻咽癌IMRT的靶区勾画 鼻咽癌IMRT治疗的优势 1.高剂量区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基本一致 2.靶区内剂量能按处方剂量要求分布 3.有效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物理效应、生物效应 4.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改善生存质量 NPC IMRT 在国内外 成为普遍开展的技术 GTV 大体肿瘤体积 (GTV) 指肿瘤临床灶,为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能够诊断出的肿瘤范围,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其它转移的病灶。(GTV-nx/GTV-nd) GTV 治疗体积 照射体积 CTV PTV 危及器官 ICRU50、62号报告是总原则 CTV 临床靶体积(CTV) 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GTV+1.0cm。 CTV1—高危亚临床灶 CTV2—预防照射区 GTV 治疗体积 照射体积 CTV PTV 危及器官 PTV 计划靶体积(PTV) 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 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重复性误差、 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CTV+0.5cm。 GTV 治疗体积 照射体积 CTV PTV 危及器官 病历资料 李某某,男性,46岁 主诉:鼻衄20天 现病史:20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鼻衄,量约20ml,色鲜红,无头痛、复视等。 查体专科情况:鼻咽右侧壁见菜花样新生物,右咽鼓管咽口、咽隐窝被肿物侵犯,表面粗糙。双颈未及肿大淋巴结,颅神经阴性。 辅助检查: 病理:(鼻咽)鳞状细胞癌Ⅱ级。 胸片、B超、骨ECT示:未见明显异常。 鼻咽MR: T1WI T1WI+C T2WI GTV-nx GTV-nx CTV1 CTV2 咽后淋巴结异常虽然属于淋巴结转移, 但在靶区勾画中我们还是将其归入GTVnx中的。(72~76Gy) CTV1在GTVnx向前、上下、两侧各外扩0.5~1cm,向后外扩0.3~0.5cm。 CTV1需包括鼻咽全部粘膜层及其下方0.5cm,破裂孔、岩尖、蝶骨基底部。 (60~64Gy) CTV1 肿瘤局限于一侧壁,顶壁和对侧壁仍存在一定的受侵犯几率(44~18%)。 因此,CTV1需包括全部鼻咽粘膜及其下0.5cm。 CTV1 CTV1 咽隐窝(+),破裂孔包括在CTV1内 咽旁(+),卵园孔包括在CTV1内 咽旁侵犯时,CTV1需包括舟状窝、卵园孔。 颈动脉鞘受侵时,则颈动脉鞘需包括在CTV1内。 如果咽后LN转移并咽颅底筋膜受侵,则咽旁、翼内肌、舟状窝、颈动脉鞘区应完整包括在CTV1内。 舟状窝 颈动脉鞘 CTV1 仅有鼻咽粘膜侵犯时,CTV1不需要包括斜坡皮质及髓腔,只需包完头长肌即可。 头长肌有侵犯而无斜坡侵犯时,CTV1仅需包括斜坡皮质。 CTV1 CTV2在CTV1向前、上下、两侧各外扩0.5~1cm,向后扩0.3~0.5cm。 CTV2需包颅底诸孔、翼腭窝、鼻腔后份、后组筛窦、蝶窦下1/3~1/2、咽后间隙、咽旁间隙、翼突、上颌窦后壁。 破裂孔 卵圆孔 圆孔 翼腭窝 鼻腔后份 翼突 上颌窦 后壁 CTV2 蝶窦下 1/3~1/2 上颌窦 后壁 CTV2 (50~54Gy) CTV2 咽隐窝(-),破裂孔包括在CTV2内 咽旁(-),卵园孔包括在CTV2内 仅有鼻咽粘膜侵犯时,CTV2只需包完斜坡皮质即可。 头长肌有侵犯而无斜坡侵犯时,CTV2需包完斜坡髓腔。 CTV2 乳突尖消失平面,二腹肌出现,Ⅱ区淋巴结出现,CTV2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隙。 CTV2 乳突尖 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CTV2左右分开且后界向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Va区LN CTV2一般包括胸锁乳突肌厚度的1/3-1/2,如其有明确浸润则包1/2-全部,胸锁乳突肌下间隙需全部包在CTV2。 CTV2 CTV2上界在CTV1外两层,下界到环状软骨水平。 Ⅳ区和Ⅴb区我们一般是放在下颈部单前野常规垂直照射内,故在环状软骨下缘Ⅲ区结束Ⅳ区开始层面CTV2就结束。 患者左上颈Ⅱa有一枚未达诊断标准的淋巴结。 诊断标准是:⑴LN最短径》1cm;⑵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