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治疗观察.doc

发布:2018-01-28约3.1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治疗观察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山湾子乡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非常明显差异(95.0%vs77.5%),Plt;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规范化治疗;效果 现阶段,糖尿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非常容易引起患者昏迷等的意外症状[1]。此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部分原因是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合理以及不规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规范化治疗是非常关键的[2]。为了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52.1plusmn;2.1)岁;患者的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2plusmn;1.0)年;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52.5plusmn;3.0)岁;患者的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1plusmn;1.3)年。两组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以及病程方面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检查之后被确诊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烦躁症状、焦虑症状、面色苍白症状以及出冷汗症状等,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意识模糊以及四肢无力等。(2)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癌症患者,排除不能配合医生治疗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根据常规剂量对患者注射胰岛素,每天两次到三次,若患者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不显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加用双胍类药物或者是磺酰脲类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血糖变化情况。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首先指导患者在用餐之前应用10U剂量的胰岛素实施注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应用胰岛素之后大约十分钟之内进行用餐。而对于单纯性使用胰岛素最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格列吡嗪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好患者的实际用药时间。格列吡嗪的具体用法是,每天服用3次,每次剂量为10毫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每天测量一次空腹血糖以及两次用餐之后的血糖水平,适当调整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时的胰岛素以及格列吡嗪剂量。此外,医生要叮嘱患者当出现轻度低血糖的时候,可以服用糖水或者是果汁实施治疗,若糖水以及果汁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时候,需立即到医院实施葡萄糖溶液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具体的临床效果判定标准为:显效为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血糖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正常范围,且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实际频率控制在小于每三个月发生一次;有效为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已经基本上下降到了正常范围,或者是出现了明显下降,且低血糖的实际发生频率在每个月发生一次到两次之间。无效为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没有变化或者是依然在上升,患者的低血糖具体发生频率已经超过了每个月三次。其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chi;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plusmn;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