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新标卷(理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新标卷(理综)
(1新标理综,T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解析】 A项中无NaCl分子1.00L水1.00L溶液,D项中产生的氯气(标准状况)(1新标理综,T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解析】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能力。
(1新标理综,T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从有机物结构的变化中理解有机物性质的能力。①②是消去反应,③是酯化反应,④是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1新标理综,T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HF) C. D.
【解析】D 加水不断稀释HF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H+的数目不断增多,HF分子数目不断减少,c(H+)/c(HF) 始终保持增大
(1新标理综,T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解析】C Fe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Fe(OH)2故为负极Ni2O3得到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Ni(OH)2为正极。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与放电时的反应相反,阴极上Fe(OH)2发生了还原反应产生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
(1新标理综,T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解析】 A中硝酸有强氧化性,-2价的硫被氧化,不能生成H2S。B中漏掉了NH4+与OH-的反应。C中应生成SO32-。D CaCO3中不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正确。
(1新标理综,T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解析】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B中元素X与氢形成的元素Y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共价化合物
(1新标理综,T26)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