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0 题,共 300 分,共 13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
(选择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 1~2 题。
1.这种产业迁移
A .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 .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 .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 、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 .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图 1 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 月 21 日到6 月 30 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 3~5 题。
3 .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④地位于
A .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副极地低压带
5 .8 月 23 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 .24 小时 B 、22 小时
C、20 小时 D 、18 小时
图2 示意某农产品的产地、产量及贸易状况。读图 2 ,回答 6~8 题。
6 .该农产品是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大豆
7 .该农产品的贸易状况表现为
A .南北半秋间的贸易量大于东西半球间的贸易量 B .进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 .主要进口国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 .出口国均为发达国家
8.在主要出口国,该农产品的产地集中分布在
A .温带草原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3 为我国某地区 1 月、7 月等温线图。读图 3,回答 9~11 题。
9 .造成甲、乙两地 1 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人为因素 D 、距海远近
10.影响7 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地形 B 、地形、海陆差异
C .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 、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 .甲地、黄河口附近 B 、石家庄附近、黄海 沿岸
C .丙地、乙地 D 、甲地、丁地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遭受列强宰割到国家强盛的历程。回答 12~15 题。
12.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 .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举行贸易的特权
B .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 .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 .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13.《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1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
A .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 B 、换取列强的支持
C .尽快稳定国内政局 D 、争取列强严守中立
15.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