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三、多项选择题(17-20)17.人造地球卫星A和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教材P74“探究问题1”厂内分配制度对生产效率有何影响?为该厂设计一个最优分配方案,争取做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提示:收入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公平的分配,有利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分配上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设计分配方案时,既要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效率提高,又要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分配的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2.教材P74“探究问题2”冯村原来的分配吃“大锅饭”,这是不是公平?村党支部开展“党员致富链”活动,对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发挥了什么作用?提示: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冯村吃“大锅饭”是平均主义分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党员致富链”可以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重要途径。3.教材P75“探究问题”本材料中,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如何实现的?提示:给村民发放救济粮款、衣物的“输血式”扶贫,暂时维护了公平,却未能提高效率,推动生产发展,公平失去了物质前提;“造血式”扶贫,调动了人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加快了脱贫的步伐,为公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使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1.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利于提高效率,会损害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也不是收入差距悬殊,忽视公平,分配不公会影响效率的提高,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主题内容要求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ⅡⅠ一、天体运动1.历史上关于天体运动的两种争论:“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2.开普勒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k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3.引力常数:G=6.67×10-11N·m2/kg2(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测出)4.适用范围:质点间万有引力的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是比较常见的,这时要注意r是两个球体的球心间的距离)(3)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卫星(通信卫星)说明:①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h②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位置一定是在赤道的上空,即卫星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③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高度距地面3.6万公里)④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有相等的周期、轨道半径、向心加速度、角速度和环绕速度等;但质量可以不同.(单选Ⅰ)(2010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A.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B.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C.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D.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单选Ⅰ)(2010年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若使空间探测器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其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A.环绕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C.第二宇宙速度D.第三宇宙速度解析:当发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物体能脱离太阳的引力范围,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答案:D点评: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多选)由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A.月球的轨道半径和月球的公转周期B.月球的半径和月球的自转周期C.卫星的质量和卫星的周期D.卫星离地面高度、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半径解析:只要知道天体的一颗卫星或行星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就可以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正确答案是A、D.答案:AD(单选Ⅱ)宇宙飞船在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