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综述3700字】.docx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含义
对于我国国企来说,推行混改的首要目标是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而不是简单的产权混合。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企混改要想取得实质性成功,只有首先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得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完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行与广泛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并主动探索出了与自身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推动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就当前来看,混改是成为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以重新定义所有制结构为核心,以此来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混改可以在国有企业内部实现国有股份、非国有股份的交叉持股、相互合作,可大幅提高整体效率,强化市场竞争优势,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二)十八大以来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状况
2013年,《中共中央有关进一步加深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国企改革尤其是混改进入了新时期,不仅有强大且完善的政策为支持,还真正实现了有章可依、有策可靠。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可以发现,通过混改国有资产的功能得到了发展了增强,保障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同时还帮助各种类型资产之间高度整合。如下表4.1是中国十八大以来混改制度演变的关键事件做出了梳理:
表4.1十八大以来我国混改的重要事件
时间
政策措施
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有关进一步加深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国企混改的实践方向和政策举措。
2014
国资委发布国有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说明,共有六家国企成为第一批国资“四项改革”试点企业。中国医药、中国建筑等国字号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5
国务院所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这一文件中指出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着力”推进\t/a_blank整体上市与“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等。
2015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企所有制经济指导意见》,其中涉及国企混改的总体要求、改革举措、关键思路、配套措施与具体的工作要求等。
2015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以及鼓励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文件意见》,在此文件之中给出了增量投资领域应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方式和路径,还召开了行业主管部门座谈会和电力、运输、通信、军工领域中央企业座谈会,为试点工作的展开进行了铺垫。
2015
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其中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整体要求、基本举措、配套措施和重要工作原则等。
2015
国资委、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两类国有企业的定位进行了明确,公益类国企具有服务社会、保障民生与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等基本定位,企业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及服务价格由政府制定;商业类国企的市场定位是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保证和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与提高国有资本功能为主。在这份文件中还对上述两种企业的未来方向进行了说明。
2016
国资委颁布《有关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实施员工持股的决定》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1+N”体制规划已经基本实现;
2017
国务院所颁布的《关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和董事会建设等进行了说明,指出要使企业各利益方的权责一致、关系制衡,使企业内外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应有的效果。
2017
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指明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为公司制,同时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设立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在公司制改革问题上加以重视,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例如税收优惠、土地划分、资质承继与工商变更登记等。
2018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颁发《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主要涉及国有资产定价制度、员工持股制度、财税支持政策、试点联动等多种制度。
2019
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其中列举了央企所属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与集体资本进行混改的措施主要包括:IPO、转让产权、资产重组与增资扩股等。
2020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在深入开展关键行业的混改试点基础上,需落实增加激励、提高效率、完善制度与突出主业等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资料来源:根据党中央重要会议资料整理
从表4.1可以看出,国家对经济体制改革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与支持。重视程度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