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钉墙支护方案及基坑围护土方开挖.doc

发布:2015-09-17约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绿城·海棠湾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绿城·海棠湾 建设单位:温州绿城发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市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绿城·海棠湾工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龙海路、龙祥路交叉口南侧,南接瓯海大道,离已有建筑均较远,无明显管线,详见总平面图。 第二章 编制依据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总平面图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平面图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33/1008-200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温州市建设局(温建技【2009】269号文件;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编制的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设计技术交底; 其它有关规范及规程。 第三章 围护设计概述 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Ⅱ及,重要系数为1.0; 本工程自然地坪标高黄海高程3.80米,卸土区域黄海高程为2.8米;其中高程公寓部分为±0.00为5.8米,多层部分公寓为6.2米; 本工程基础形式:高层公寓部分底板板面标高为-6.10,板厚500mm;垫层为150mm厚C15素砼找平层150mm厚片石灌砂;卸土厚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3.90m(底板垫层底标高-6.90);多层公寓部分底板板面标高为-5.45,板厚400mm;垫层为150mm厚C15素砼找平层150mm厚片石灌砂;卸土厚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3.65m(承台垫层底标高-7.05);坑中坑开挖深度为:3.50和3.55米(承台电测底标高-10.40和-10.45)。 场地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自地面往下分别为:1素土层:局部分布,,层厚0.30-2.40m;2粘土:层厚1.20-3.60m; 1淤泥:全场分布,厚度10.80-24.20m;2中砂混贝壳、淤泥:个别孔缺失,厚度0.80-5.50m; 3淤泥:全场分布,厚度19.10-27.80m,具体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地层名称 含水量 重度(KN/m3)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1素填土/2粘土 35.6% 18.1 13.7(12.0) 13.1(9.0) 1淤泥 62.6% 15.9 10.0(8.5) 8.6(7.3) 2中砂混贝壳、淤泥 46.5% 16.5 (2.0) (12.0) 3淤泥 61.6% 15.9 10.1(8.6) 8.5(7.2) 注:C、φ值为勘察报告提供的直剪固快建议指标(括号内为根据工程经验后的的折减值)。 水文地质情况: 场地表层地下水常水位可取黄海高程为2.89m~4.13m,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支护结构选型 本工程为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3.65-3.90m,围护结构采用土钉墙加垂直锚管支护体系,坑内采用松木桩加固。 围护结构主要材料及要求: 7.1 钢材:水平锚管采用D=48mm、t=3.0mm焊接钢管;垂直锚管采用D=60mm、t=3.0mm的焊接钢管;土钉墙骨架采用φ14(HRB335),挂网钢筋采用φ6@250*250(HPB235); 7.2 水泥:注浆和喷射混凝土均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0.3(重量比),水灰比0.4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试验配合比,石子粒径5-10mm。水泥及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及水泥砂浆在初凝前用完。 7.3 土钉墙面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相当于C15,面层为100mm; 7.4 锚管上的注浆孔开口直径为8mm,螺旋形布置,单面孔间距450mm;注浆压力0.4-0.6MPa。 7.5 锚管灌浆量大于35Kg/m(水泥用量指标) 土方开挖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施工是整个地下室工程的关键工序,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8.1 本工程先施工垂直锚管及注浆,再沿基坑6米范围内,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高度为锚管下30-50cm,分段长度第一层不得超过16m,第二层每段不超过12米,挖到淤泥层时,分段长度不得超过6米,下层土在上层土喷锚支护施工至少24小时后方可继续开挖,并采用跳槽开挖,开挖作业面后,应立即进行支护,最后一层锚管施工完,应立即施工地下室垫层,并进行基坑封底。垂直锚管和水平锚管注浆宜进行配合,以减小施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