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环画”习作教学设计(六年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连环画”习作教学设计(六年级)
对于“生活连环画”这种应时而生的新语体,学生的认知是单薄的。教学时,教者从小时候的连环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直观的范例,让学生对“生活连环画”有感性的认识。
二、研读范例,认识“生活连环画”
1.出示一组图文:这是一位有心的妈妈微信记录的儿子的一组生活连环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连环画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交流:
(1) 从这组画面我们能知道记录的是什么事吗?(过生日)对,这是孩子过生日的情景,一组照片都是和过生日有关的。“生活连环画”是由主题统整的,形成记录时所有的照片都是围绕主题选择的。
(2)那么,我们再看这组照片可以调换顺序吗?(不能)所以,“生活连环画”图片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随意组合排列的。
(3)在每张照片的下面,还有什么?(文字)
(4)这些配图文字有什么特点?(简洁,补充画面,是画外之音)
3.有主题统整的一组照片,按一定顺序排列,并有简洁的文字加以补充说明,就是比较完整的“生活连环画”。
4.“生活连环画”还需要一个醒目的标题,能够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那请你来给这个“生活连环画”取个题目吧?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了表达清晰、交流顺畅,需要有法可依。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典型的“生活连环画”范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连环画”是一种由主题统整,按顺序排列,有画外之音的图文并茂的叙事方式。
三、模仿范例,学写“生活连环画”
1.照片是生活的直观记录,为了以后看起来更加清晰,我们就用简洁的文字来补充画面,使记录更加丰富,教案《“生活连环画”习作教学设计(六年级)》。那画外之音可以写些什么呢?品读这条记录里的文字,思考。
2.交流:(1) 交代前因
(2)叙述过程
(3)展现心理
提示:
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我们也可以引用恰当的诗句或者名言,来补充我们的画面。
3.生活中有许多值得铭记的事情,每天的耳闻目睹,心里的喜怒哀乐,用心发现,及时记录,会成为一份珍贵的回忆。而“生活连环画”这种图文并茂,简洁直观的方式,能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尝试着来创作一条“生活连环画”。
4.春游的时候,我给一个班级的同学拍了一些照片,我选了几张,准备创作成“生活连环画”,只是还没有配上补充的文字,我们一起来尝试写作这些照片的画外之音。
5.注意围绕主题,突显趣味,挖掘画面背后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文字内容选择多样,必要的时候可以引用诗句或名言。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连环画”,知道了“生活连环画”就是一组有主题统整、按顺序排列,配有文字画外音的图文并茂的记录,并尝试创作了一条“生活连环画”。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多多运用这样的什么叙事方式,让生活更精彩,更有意思。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通过重点学习“生活连环画”的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创作,体会记录生活的趣味和意义。
作者简介
邹克波,任职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硕放南星苑小学,语文教学新秀,小学高级教师。学校课题组、南星诗社骨干教师,曾被评为“无锡市优秀班主任” “推动新经典诵读卓越人物” “无锡新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社区志愿者”等。她,坚守着初遇三尺讲台的热情与信念,默默耕耘在语文教学园地之中。她倾心于语文教学研究,醉心于儿童诗教学研究,《昆虫世界里的曼妙诗意》《美好的慢的艺术》《你是绿叶,我愿为根》等多篇文章在省市区级比赛获奖或发表,辅导学生作文、童诗屡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她热爱孩子,热衷阅读和写作,对儿童诗教学充满热忱,沉浸在一份丰富的安静之中,聆听清亮的童音,书写美妙的诗行,行走在童心诗意的岁月,静待花开。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7-8)
第 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