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寒门子弟刻苦学习的成为名人的故事.doc

发布:2020-09-28约1.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寒门子弟刻苦学习的成为名人的故事 1、凿壁偷光 出处:汉·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西汉时期,有个人叫匡衡,他特别喜欢读书,可家里却没有书。 村里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 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后来,这家主人了解到匡衡是为了想借书来读才这样做的。 主人非常感动,就把书借给匡衡了。 但是匡衡白天要干活,到了晚上,家里又没有蜡烛,根本看不了书。 于是,他就借着墙壁上的裂缝处,从邻居家透光来的光来看书,就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了。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车胤囊萤 出处:宋·刘克庄《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在晋代时期,有一位叫车胤的读书人,他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天一黑就没法再看书了,在夏天,当他看到了发着光的萤火虫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跑回家找了一个白颜色的布口袋,然后满村抓萤火虫。 车胤终于抓够了一口袋萤火虫,这些萤火虫都一闪一闪的,竟然像一盏灯一样,从此之后他就靠抓萤火虫装在袋子里晚上读书。 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3、孙康映雪 出处:宋·刘克庄《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晋代的孙康,他家里边也很穷,买不起灯油。 有一天半夜,孙康从梦中醒来,把头往窗户外面一看,突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亮。 原来外面下雪了,映着月光,白白的雪反出来的光很亮。 于是孙康赶紧带着书,穿着他最厚的衣服,跑到了外面的雪地里,在雪地里面借着大雪反出来的光看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4、断齑画粥 出处:宋·朱熹《宋明臣言行录》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励志苦读于醴泉寺。 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 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5、陈平忍辱读书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 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 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大嫂的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