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总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媒体在现代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总结
小董中学多媒体在现代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
执笔 陈启二
一、多媒体在现代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做法
1.定课题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生活中无处不是物理现象,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却是抽象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如:碰撞、波动、原子物理、相对运动。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学抽象的物理知识就比城市的学生困难得多,这也是影响农村中学生上大学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能让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特别是在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上作直观演示,甚至让学生在电脑上动手操作,那他们的理解就容易得多。目前,随着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现代教育媒体已经开始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应用。1)请本校科研能手廖开宁主任给我们课题组成员上理论课,指导我们如何开展科研。请本校电脑高手姚富江老师给我们上多媒体技术课,提高本课题组成的多媒体技术能力。课题成员每周集中一次观摩多媒体教学资料,并作好笔记,开展观后讨论,就一点内容达成共识,并形成相应的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开展广泛的问卷调查
从本校初二至高三年级中随机调查200名学生;从大寺中学、小董镇中、新棠中学、长滩中学中随机调查40名学生;调查本校物理教师及前面提到的四间学校的物理教学共33人。
(3)确定被试我们在我年级个教学班中,采用整体抽样的办法,随机抽取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进行跟踪观测。变量的定义我们的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组合,二是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和教学效率。前者属于研究的自变量,需要系统操作;后者属于因变量,需要科学观测。因素的控制为了保证应用研究的严谨与科学性, 保证科研成果的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采取如下一些控制办法: 尽量保持实验班与对比班在人数、性别、发展水平的平衡,以保证样本的同质性。 采用典型法、选用小样本,确保实验样本追踪观察记录的连续性、准确性。 保证实验班与对比班师资水平相当, 在师资分配上, 采取随机分配配对的办法。 保证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各个班严格按照各年级计订的教学制划、目标任务来组织实施。研究指标与评估规则我们坚持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并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估, 把评估体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研究的方法与分析方法我们对第一项指标: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采用问卷调查法。我们对第二项指标:教学效率采用观察法、测量法。同时, 我们以个案分析法和活动分析法为补充,充分利用各研究方法的综合效应, 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统计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主要用了Z检验和描述统计。Z检验的适用条件是样本数据呈正态分布, 具有相似方差。中我们为了确保样本人数的稳定连续性, 均采用小样本, 所测学生对上课的参与能力、相关实验的动手能力、对物理课程的理解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各种综合素质等均适合Z检验。在我们的研究中,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采用描述统计。多媒体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点理论认识1. 多媒体物理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2. 多媒体物理能使中学生从物理课学到一些研究方法3、动态式生成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4.教师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永远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的根本前提研究体会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绝大多数学生惧怕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变苦学为乐学,我能学、我要学、我一定能学好。因为我们制作的极大地丰富了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极大地扩展了演示实验的范围,如 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分子的热运动、飞机的连续投弹、回旋加速器等中学实验室根本无法演示的内容,我们的多媒体物理真实地再现,形成了具有我们自己特色与风格的教育资源库。对于中学条件可做的实验,在教学中我们制作多媒体物理与传统媒体有效地配合, 也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时空拓宽、动态分析、图景展示、静态强化,构建立体模型、观察细微现象等工作,可以大大增加信息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虽然现代媒体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媒体, 但它在实验教学方面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本课题的创新意义和应用意义在于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虚拟的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平台。在这里做实验,师生都不必担心因操作不当而损坏实验设备。让学生真正弄清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利用实验自主研究自主得出各种物理规律,让我们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显然,在我国大力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