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0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

发布:2017-05-13约1.8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5th Ed.) 徐志耀 博士、讲师 xuzhiyao99@126.com 605634212 第20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本章导言 20.1 经济增长理论(重点) 20.2 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导言 比较静态分析法(短期),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研究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利率、价格等等) 从长期来看,生产技术在变化、人口增长在变化、国内外政治格局在变化…… 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过程如何? 20.1 经济增长理论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 20.1 经济增长理论 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长事实比较 16.57 9.40 4.70 3.45 2013年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国(区域)物质财富产出规模的增加,一般用GDP来衡量,包括总产量和人均产量两个方面,是一个“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其它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是一个“质”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心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关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多个方面。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核算 经济增长率(年) 平均经济增长率(年) 年份 美国GDP (万亿美元) 中国GDP (万亿美元) 1978 2.36 0.15 2012 16.24 8.23 2013 16.80 9.24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核算 不同增长率的积累效果 年数 国家1 g=1% 国家2 g=2% 国家3 g=3% 国家4 g=4% 国家5 g=5%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 1100 1220 1340 1480 1630 20 1220 1490 1800 2190 1650 30 1350 1810 1430 3240 4320 40 1490 2210 3260 4800 7040 50 1640 2690 4380 7110 11470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要素)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 劳动力、资本、土地…… (技术)生产要素的使用方式 工具、知识、集聚生产…… (制度)生产要素的管理方法 政府管理、市场配置、混合管理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其中,Y为总产量,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Alpha为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Beta为劳动力对增长的贡献率,且有Alpha+Beta=1,A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源泉分解: 20.1 经济增长理论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人口红利→改革红利 20.1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 只存在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 只有一个生产部门,产品可用以消费和投资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是外生变量 储蓄函数为S=sY 20.1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技术进步) 假设Y=F(N,K),变形得到 基本方程: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 经济含义: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资本深化和广化的过程,两者之和等于sy 稳态时,资本深化等于零,k、y都不变,Y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n(广化率)。 20.1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技术进步) 对收入差异的解释:通过对稳态条件变形,可以得到: 经济含义:人均产出y与储蓄(投资)率s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n负相关。 20.1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技术进步) 储蓄率增加的影响 20.1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技术进步) 人口增长率增加的影响 g’ g 人均产量y 20.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20.2 经济周期理论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事实 20.2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划分 基钦周期:3~4年的短周期 朱格拉周期:9~10年的中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50~60年的长周期 20.2 经济周期理论 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原因) 消费不足理论:消费者的非理性 投资过度理论:企业家的非理性 纯货币理论:政府的非理性 心理周期理论:广大人们的心情 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影响植物生长、影响人们心情等等 The End of Chapter 18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