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齿轮孔——轴承外圈接触及齿根应力分析与寿命估算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15约1.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齿轮孔——轴承外圈接触及齿根应力分析与寿命估算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齿轮是机械传动装置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元件,其不仅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设备中。齿轮传动系统在运行时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载和磨损,齿轮孔与轴承外圈的接触是造成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齿轮孔与轴承外圈的接触及齿根应力分析与寿命估算,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设计和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机械传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齿轮孔与轴承外圈的接触及齿根应力分析与寿命估算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建立齿轮孔和轴承外圈的接触模型,分析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情况。 2. 建立齿轮齿根的应力分析模型,分析齿根应力分布情况。 3. 结合多种因素,如传动功率、转速、负载等,对齿轮孔和轴承外圈接触寿命进行估算。 4. 对齿轮孔和轴承外圈的接触及齿根应力分析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分析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意义 1. 本研究可以为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本研究可以为齿轮孔和轴承外圈接触寿命的估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机械传动系统的寿命。 3. 本研究可以为齿轮孔和轴承外圈接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基于接触力学原理,建立齿轮孔和轴承外圈的接触模型,分析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情况。 2. 建立齿轮齿根的应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齿根应力分布情况。 3. 结合传动功率、转速、负载等因素,采用寿命估算方法对齿轮孔和轴承外圈接触寿命进行估算。 4. 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分析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结果: 1. 建立齿轮孔和轴承外圈的接触模型,分析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情况。 2. 实现齿轮齿根应力分析模型,并计算出齿根应力分布情况。 3. 通过寿命估算方法,预测出齿轮孔和轴承外圈的接触寿命。 4. 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分析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进度计划 本研究预计完成时间为 12 个月,进度计划如下: 第1-2个月:查阅文献、理论分析、建立接触模型。 第3-4个月:建立齿轮齿根应力分析模型。 第5-6个月:进行齿轮孔和轴承外圈接触寿命估算。 第7-8个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得出结果。 第9-10个月:分析模拟结果并进行修正。 第11-12个月:撰写论文,准备答辩材料。 七、参考文献 [1]李嘉诚.齿轮设计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孙炯安,王家华.机械传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韩景玮.载荷、裂纹与损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徐灵, 伍佳琦.齿轮接触疲劳-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