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编制与施测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编制与施测的中期报告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探讨其在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建议。本报告为中期报告,主要介绍了问卷编制和施测情况。
方法:
1.问卷编制
本研究以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为基础,编制了涵盖生命观、价值观、人生意义、道德观等方面的问卷。问卷由以下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生命观、价值观、人生意义和道德观等。在编制问卷过程中,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以确保问卷的跨文化适用性和灵敏度。
2.施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1年4月至6月在西南地区的几所大学进行了施测。实地调研中,研究小组按照地区分组,进行了多次会议和讨论,以确保调查流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施测对象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确保问卷真实性和保护隐私,采用了匿名调查的方式。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验证和结果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6%。统计结果显示,受访者中男性占比为49.4%,女性占比为50.6%;年龄分布在17-27岁之间,主要集中在19-22岁之间;民族分布涵盖了彝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等38个少数民族;受访者父母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父亲的高中以下占47.1%,母亲的高中以下占56.4%。
关于生命观,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但也有部分受访者对生命的态度较为消极。在价值观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人文精神和共同价值观等。人生意义方面,受访者表现出多元和开放的视角,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现代文化的融合。在道德观方面,受访者表现出普遍的守法和诚信意识。
结论:
本研究初步了解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发现其生命观、价值观、人生意义和道德观方面呈现出多元和开放的特点。本报告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深入调研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