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及指导思想和原则.pdf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及指导思想和原则
时间:2007-09-10来源:作者: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
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
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
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
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
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
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
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
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解决偏
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
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
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
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
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
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可再生能源法》,把发展可再生
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和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
的比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要重视规模化开
发利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也要重视可再生能源对解决农村能源问
题、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用,更要重视与环境和生态保护
的协调。要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特别是要高度重视生物质能开发与粮食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不得违法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2、坚持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对资源潜力大、商业化发展前景好的风电和
生物质发电等新兴可再生能源,在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扩大市场需
求,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立以自我创新为主的
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设备制造能力,并通
过持续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3、坚持近期开发利用与长期技术储备相结合。积极发展未来具有巨大潜力、近期又
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既要重视近期适宜应用的水电、生物质发电、沼气、生
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风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也要重视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
生物液体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4、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国家通过经济激励政策支持采用可再生能源技
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无电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国家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
场机制,运用市场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