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名词解释和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法律规范 属于社会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扑片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2.法律部门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3.法律继承 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
4.民事法律行为 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5.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法院等有权机关的授权行为或者法律赋予的代理权,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被代理人的利益想(第三人相对人)进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6.法律移植 是指一国现行法律制度的部分或者大部分都是从另一国法律制度或其他“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一种法律发展的方法,主要包括法律规则、法律术语和法律技术等。
1、?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 公司债券 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 个人独资企业 P95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5、? 合伙企业 P101
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益,公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赢利性组织。
6、? 破产 P111-112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将其全部资产公平清偿其所欠的各种债务,并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务的诉讼程序。
1.工业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2.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 P152
3.财政: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利直接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P143-144
4.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 P186
5.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P189
1、?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P262
2.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P244
3.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的,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P246
4.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P255
5.撤销权:是指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实施无偿处分财产或以非正常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妨害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依法享有的请求人民法院撤消债务人所实施的上述行为的权利。 P256
6.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因他方财产显著减少或资力明显减弱,有难为对待给付的情形时,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担保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P253
7.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P276
8.知悉真情权:又称了解权、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P3061.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P35
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只有在其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进行民事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简述代理的特征。 P37-38
代理是由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所进行的法律行为。
代理人向相对人实施意思表示行为。
代理应在代理权限内进行。
代理是由被代理人承受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3.简述时效的概念和特征。 P41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它的特征有:(1)一定事实状态的存在,是指对财产的占有或不形式权利的客观状况;
(2)一定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地进行的时间。
(3)一定的法律后果,是指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律规定的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