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docx
PAGE
1-
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第一章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英语教育,强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升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认证体系的建立,旨在规范英语教育标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对英语专业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院,其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院乃至整个地区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证背景下,学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院整体教育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3)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英语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认证背景下,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包括语言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三是优化教师结构,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这些措施,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第二章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教职工约120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50%,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40%。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和副教授共占教师总数的35%,讲师占比约60%。从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比较高,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约为25%,35-50岁的教师占比约为50%,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约为25%。
(2)在教学成果方面,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此外,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2019年为例,学院教师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同比增长了20%,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同比增长了15%。在学生竞赛方面,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在英语演讲、翻译、写作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3)然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特别是在新教师中较为突出。据统计,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中,有30%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5年。其次,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此外,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学院在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仍有不足。以2020年为例,学院教师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仅占发表论文总数的10%。针对这些问题,学院正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第三章基于认证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能力要求
(1)基于认证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能力要求,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上。教师需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丰富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此外,教师还需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有深入了解,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以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教师需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果。
(2)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认证背景下的重要要求。这包括课堂管理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手段运用能力等。教师需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评价反馈能力,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持续改进。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实施了“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在科研能力方面,认证背景下的英语专业教师需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这包括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教师需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较高,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举措,旨在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第四章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与措施
(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策略与措施。首先,学院实施了“人才引进计划”,近三年共引进博士学位教师10名,其中海外留学背景教师5名。这些教师的加入为学院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