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文学院-扬州大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 年第4 期 Vol. 44
总第333 期) No4 ,
( GLOBAL EDUCATION 2015
论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
韦冬余
摘要 施瓦布“科学即探究”主要是指科学是不断探究的,科学是发展的,科学具有多样性,科
学知识具有可修正性。科学探究主要有稳定性探究和流动性探究两种形式。施瓦布“科学探究
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探究性课堂中包含两种探究。 一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探究,科学被看作
探究过程的指导,“科学即探究”;二是教与学这个过程的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探究,教与学的
过程本身是一种探究,“探究性教与学”。 学生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教师是具有反思性能力
的指导者;探究科学本质的多样性,不把单一结论传授给学生;要结合知识产生的情境来理解
科学知识等。
关键词 施瓦布; 探究; 科学即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 内涵
作者简介 韦冬余/ 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扬州 225009 )
一些美国学者在20 世纪90 年代考察美国科学教育史时,不无感慨地说:
“如果非要用某个词语来描述近30 年来美国科学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
[ ]
标,这个词一定是‘探究’”。 1 20 世纪50 年代末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Joseph J.
出了“探究教学的两个方面—— 学即探究(
Schwab )提 —科 Science as Enquiry )和
探究性教学(Teaching by Enquiry )。 ”及“探究中的探究(Enquiry into Enquiry )”
等发人深思的观点。 [2 ] 因此,厘清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 的基本内涵对我国及
世界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学即探究”
一、 —“科
(一)“科学即探究”的基本涵义
施瓦布认为,科学新进展对传统的科学结论及其科学研究方法论进行了反
思与修正。 新的科学进展证明了原有某些科学结论的错误。 这些新结论是用探
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 科学是不断探究的,科学是发展的,“科学即探
究”。 “科学即探究”的基本特质分述如下:
1. 科学具有多样性
* 本文系2013 年度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施瓦布探究教学思想与我国语文探究教学改
革研究》(项目编号: 3-01 )、 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xjj201 2014
实践》(项目编号: — )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YZUJX2014 24B
- 28 -
科学至少有“三种多样性:( )科学本质学说的多样性;( )科学中,来自不
1 2
同方法论的科学家的广泛多样性;(3 )几种科学中,与不同主题和问题相关联的
[ ]
探究模式的特定多样性。 ” 3
第一,科学本质学说的多样性。 对于科学的本质,各种学派从各自的角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