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康高速C6标飞仙关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专家意见记录整理稿.doc
雅康高速C6标飞仙关隧道进洞专项
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专家意见记录整理稿
时间:2014/8/158:30-16:00
地点:雅安市雨都大酒店三楼若水亭
我方提出的三个问题:
洞口段围岩坡积层厚、结构松散,这种软弱围岩在施工支护过程中、极易发生较严重沉降现象,建议强化锁脚锚杆措施处理。
为避免可能在钢管桩基底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问题,选择在钢架支护封闭成环后再施作钢管桩可不可行?
另借此良机请教专家一个问题。我们在类似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遇到过泥岩(飞仙关隧道围岩泥岩占比例较多)因震动弱化、遇水(岩隙水、钻孔水等)软化的特性、造成因拱脚承载力迅速衰减而发生严重沉降的问题。请教专家如何有效避免、解决此问题?
专家组答复意见:
邵江(地质专家):
对于洞口部位软岩,设计已充分考虑了很强的相应针对性措施、按设计做到位应没有问题。
飞仙关雅安端隧道是本线围岩条件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特长隧道,中间穿过断层破碎带、施工致此,如果监控量测不到位,对施工作业班组管理不够严、造成施工质量问题,过此断层带可能发生关门严重事故。应加强监控量测、发现岩性变化、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确保安全。
设计堪探过程中、发现在隧址标高以下地下水呈酸性、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地下水质的腐蚀性检测。
洞口场地平整、应注意不要大开挖,易使边坡不稳定,危害隧道和桥基。
注意引水源做为施工和生活用水、现场沟渠水肯定不够用,做饮用水应先检测。
施工方提出的左线左侧先施作抗滑桩、右线先进洞的方案比较合理可行。
施工方提出的加强锁脚,觉得按设计施工到位没有问题。
只要注意施工质量、加强排水措施,下沉的问题可以避免。
田肖志(隧道设计专家):
专家现场查对决定右线明洞向外位移、便于做到无仰坡零开挖、保护地表少受破坏的情况,应由施工方将测量数量上报审核后,再确定具体里程桩号。
施工方上报方案和所提问题来看,确实抓住了主要施工关键主题。
基底处理工序调整(先成环、再施作钢管桩)、可以试、但估计比较难!换填怎么做?认为难度较大。
对于软围岩、泥岩震动弱化、遇水软化问题,应注意控制爆破用药量、加强排水措施解决。
何盛光(隧道施工专家):
左线水沟改沟问题,应现场确定具体改沟方案细节,尽量考虑周全。
临时边坡的支护加固,随挖随护、要特别重视临时边坡的稳定。
坡积层厚、围岩差,建议先支护再开挖。
针对地表危石松土清理,应尽量别轻意动原地面地形地貌和植被。
截水天沟施工应避免挖开后长时间裸露摆放,应随挖随封(来不急浆砌片石应用砂浆封面)随报验。
边坡锚网喷要调整传统施工秩序、应随挖随素喷封面、再考虑锚网喷。
朱总监(监理隧道专家代表):
截水沟随挖随封随报检。
报验程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各标段应按程序报检施工。
先做抗滑桩安排合理。
注意桥和隧的施工关系、不要造成互有干扰。
席锦州(专家组组长):
几个标段相比较、飞仙关隧道雅安端施工是难度最大的一条隧道。
同意施工方上报的既定方案。
右线明洞原则上同意外移调整、根据测量数据按程序上报确定具体里程桩号。
套拱基底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采取同洞身基底相同的处理方法,加设钢管桩措施,确保套拱稳定不沉降、能承载管棚压力、确保管棚质量。
锁脚锚杆控制拱脚下沉作用有限,要注意拱脚底部垫实、无虚渣,增加拱脚接触面积,按设计工序做到位。
边坡从上至下、分层开挖、随挖随支护,确保边坡稳固。
管棚至二十米外处开挖、可以考虑加设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
对反复要求的共识,无仰坡零开挖进洞工艺,应严格执行。
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措施。
10、雅安的地域特性,特别要注意加强雨季施工措施,边仰坡尽量少挖,确保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