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定位与装夹讲稿2-(精简明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3-90 液压组合压板 图3-91 回转过渡花盘 1.柔性夹具的分类 2.传统柔性夹具的结构 3.新型柔性夹具的工作原理 (1)传统柔性夹具 ①可调夹具 ②成组夹具 ③组合夹具 (2) 新型柔性夹具 ①相变和伪相变材料式柔性夹具 ②自适应性夹具 ③模块化程序控制式夹具 (1)组合夹具的典型结构 槽系组合夹具如图3-92所示 孔系组合夹具如图3-93所示 (2)可调夹具的典型结构 如图3-94所示 组合夹具 图3-2 槽系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 新型数控夹具体 组合夹具——夹具体元件 夹具体元件 组合夹具 孔系组合夹具 图3-93 孔系组合夹具 5—钻模板;6—转角垫板;7—空心支承 1—基础件;2—支承定位件;3—压板;4—工件 图3-94 轴向凸轮—可调压板式夹具 6—可调压板;7—支块;8—固定凸轮;9—活动凸轮 1—工作台;2—工件;3—滑块;4—轴销螺母;5—螺杆 (1)温度相变材料柔性夹具的工作原理 如图3-95所示 如图3-96所示 (2) 伪相变材料柔性夹具的工作原理 图3-95 半导体制冷夹具原理图 5—N, P型半导体;6—散热器;7—直流电源 1—绝热套;2—相变材料;3—冷板;4—工件 图3-96 伪相变材料流化床夹具 5—液压压板;6—筋板;7—进气口;8—过滤器 1—加强钢板;2—容器壁;3—工件;4—伪相变材料 图7-10 装配基准 1—齿轮 2—轴 3—轴承 4—螺钉 5—隔圈 工艺基准——装配基准 实际生产中,满足Fw 、F及G同向的夹紧机构并不多,故在机床夹具设计时要根据各种因素辩证分析、恰当处理。 图2.6所示为最不理想的状况,夹紧力Fw比(F+G)大很多,但由于工件小、重量轻,钻小孔时切削力也小,因而此种结构仍是实用的。 图2.6 夹紧力与切削力、重力反向的钻模 3.3.3 夹紧力确定的基本原则 钻径向孔的零件工序图 讨论:分析以下夹具的组成及作用 三爪卡盘 四爪卡盘 万向平口钳 回转工作台 分度头 图2-43 通用夹具 1.按夹具的通用化程度分: ①通用夹具:指结构、尺寸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且有较大适用范围的夹具。 图3-1 专用夹具——钻模 4 φD L 零件工序简图 ②专用机床夹具:针对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专门设计制造的夹具。 图3-2 组合夹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加筋角铁(2) 2—槽用螺栓(6) 3—平键(10) 4—方形支承 5—定位支承 6—方形支承 7—平垫圈 8—六角螺母(8) 9 —槽用螺栓 10—钻套螺钉 11—快换钻套 12—钻模板 13—圆形定位销 14—工件 15—方形支承 16—角铁 17—压紧螺钉 18—基础板 ③组合夹具:用一套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合件组装而成的夹具。 零件工序简图 4 φD L L φD 4 φD 4 L φD L 4 φD L 4 φD L 4 图2-45 成组夹具 KH1 KH2 KH3 KH4 ④成组夹具 第四节 定位和夹紧装置设计示例 在工件拨叉上铣16H11槽。根据工艺规程,这是最后一道机加工工序。其加工要求有: 例1 槽宽16H11由铣刀保证; 槽深8mm; 槽侧面对25H7孔轴线的 垂直度公差为0.08mm; 孔轴线与E面平行,且保 持距离11±0.2mm; 槽底与B面平行. 图3-57 拨叉图 第四节 定位和夹紧装置设计示例 1. 定位方案分析 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选择定位基面和定位元件。 从加工要求考虑,铣 通槽只需限制五个自由度(x可不必限制),但为了承受切削力,简化定位装置结构,仍采取完全定位方案。 图3-58 拨叉定位方案分析 分析: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第四节 定位和夹紧装置设计示例 方案3 比较: 方案3好 假如在B面处设置防转销时,离25㎜孔轴线距离太近,尺寸公差又较大,故防转效果差,定位精度低。 按加工要求,还必须限制y。 若将挡销设置在P位置时,由于此处离孔轴线较远,因而防转效果好,定位精度较高,且能承受切削力所引起的转矩。 图3-59 防转挡销的位置 第四节 定位和夹紧装置设计示例 本工序的定位误差只需计算槽侧面与E面的距离(11±0.2)㎜及槽侧面与25 ㎜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即可。 2. 定位误差的分析 (1)对尺寸(11±0.2)mm的定位误差 ΔD=0 (2)槽侧面与25H7孔轴线的垂直度的定位误差 ΔD=Δy=0.01mm 图3-60 铣拨叉槽时的定位误差 第四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