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_良好生产规范与食品安全课件.ppt

发布:2017-08-26约5.1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③洗手消毒设施,车间入口设有洗手消毒设施,数量适宜(1 : 10),非手动开关,冷热水供应,洗手液,消毒液,干手用具,车间内适当位置应安有洗手消毒设施。 ④卫生间不应设在加工作业区,一般在更衣室内,墙面地面用浅色、易清洗消毒、耐腐不渗水,配有冲水洗手消毒设施。 8、仓储设施 ①原料辅料库数量适宜、清洁卫生、防鼠虫害、防腐败霉变等。 ②包装材料库。 ③成品库。 三、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包括对原材料、辅料、工艺流程、工艺配方、生产用具和生产人员的卫生管理。 1、生产用水(冰) ①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指标要求,某些食品如啤酒饮料等,还要符合GB 10791《软饮料用水标准》的要求。 ②如使用畜水池,则应定期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两次对GB 5749所规定的指标进行全项目检测。 2、原辅料卫生控制 ①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制定控制方法。 ②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是合法有相应资格生产厂家的产品。 3、防止交叉污染 ①划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 ②半成品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限制区域间人员和物品交叉流动。 ③加工使用的工器具、与食品接触的容器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④不同工序、不同用途器具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以免混用。 * * 第十章 良好生产规范(GMP)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GMP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一、良好生产规范概念、分类 1、良好生产规范概念 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又叫良好操作规范: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贯彻于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方法、技术要求和监控措施。 GMP也是政府强制性的有关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规范。 GMP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具备: ①良好的生产设备; ②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 ③完善先进的检测手段; ④高水平的人员素质; ⑤严格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GMP的管理要素主要包含四个“M”: ①人员(man); ②原料(material); ③设备(machine); ④方法(method)。 食品GMP源于药品GMP。 1961年发生一起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12000余例“海豹”样畸形胎儿,因孕妇服用“反应停”而引起。这起灾难源于欧洲(前联邦德国)、殃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以及拉丁美洲、非洲等28个国家。 1963年美国FDA颁布药品GMP法令,1969年WHO建议各国药品生产采用GMP制度,同年美国又将GMP引用到食品生产规范中。 2、GMP分类 依据GMP的法律效力分: ①强制性GMP: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由国家或有关政府部门制定、颁布并监督实施。 ②指导性或推荐性GMP:由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组织协会制定并推荐给食品企业参照执行。属自愿遵守原则。 据制定机构和适用范围分 ①由国家权利机构制定的GMP。如美国FDA制定的低酸性罐头GMP,中国卫生部制定的《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②由行业组织制定的GMP。作为同类食品企业共同参照自愿遵守的规范。 ③由食品企业自己制定的GMP。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二、GMP与一般食品标准区别 虽然中国GMP以标准形式颁布,但其性质、侧重点和内容上与一般食品标准有着根本区别。 (1)性质:①GMP对食品企业的生产条件、操作和管理行为提出规范性要求; ②一般食品标准是对食品企业生产出的终产品提出量化指标要求。 (2)侧重点:① GMP侧重点在成品出厂前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不仅仅是终产品; 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