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种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docx

发布:2025-01-19约1.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一种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背景技术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胃部,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中亚洲地区感染率更高,达到60%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炎症、胃酸分泌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2)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逐渐下降。此外,抗生素的副作用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3)胃漂浮片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通过在药物表面覆盖一层亲水性高分子膜,使药物在胃内漂浮,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吸收率。胃漂浮片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显著优势,如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等。近年来,胃漂浮片在国内外研究逐渐增多,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药物制剂中,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研究表明,胃漂浮片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

(1)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溶解、高分子材料混合、压制成型和干燥等步骤。首先,将药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如乙醇、水等,确保药物完全溶解。然后,将药物溶液与高分子材料(如羟丙甲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和润滑剂,以改善药物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混合均匀后,通过压制机将混合物压制成一定厚度的片状,通常厚度为0.5-1.0毫米。最后,将压制好的药片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多余溶剂,得到干燥的胃漂浮片。

(2)在制备过程中,药物溶解是关键步骤之一。研究表明,药物溶解度与溶剂的选择密切相关。例如,奥美拉唑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选择乙醇作为溶剂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此外,药物的溶解速度也会影响胃漂浮片的制备效率。通过优化药物溶解工艺,如提高温度、增加搅拌速度等,可以缩短药物溶解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在压制成型阶段,压力和温度是影响胃漂浮片质量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压力可以使药物和高分子材料充分混合,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片剂中。研究表明,压力在10-15兆帕之间时,胃漂浮片的质量较为稳定。此外,压制温度对片剂的物理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压制温度在40-60摄氏度之间为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片剂质量下降。通过精确控制压制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胃漂浮片。例如,某制药公司在生产奥美拉唑胃漂浮片时,通过优化压制工艺,使得片剂的释放速率和生物利用度均达到预期效果。

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漂浮片及其应用

(1)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漂浮片作为一种新型抗感染药物,通过在胃内长时间滞留,确保药物与幽门螺杆菌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该类药物通常包含两种或多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以及促进药物释放的高分子材料。临床研究显示,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相比,胃漂浮片能够显著降低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提高治愈率。例如,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使用胃漂浮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治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2)胃漂浮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由于其在胃内的漂浮特性,能够避免药物在胃酸中迅速溶解,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胃漂浮片的设计能够保证药物在胃内的缓慢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实际应用中,胃漂浮片已成功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例如,某三甲医院在近三年的临床实践中,将胃漂浮片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患者满意度较高,复发率显著降低。

(3)随着研究的深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漂浮片在药物组合和制备工艺方面不断创新。研究者们通过优化药物配方和制备工艺,开发出多种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胃漂浮片。此外,针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问题,一些新型药物如铋剂、呋喃唑酮等被引入胃漂浮片制剂中,提高了药物的抗耐药性。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胃漂浮片有望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全球数亿感染患者带来福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