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_CTSS 93-2024 ‘中白1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09约4.6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140.10CCSX55

团体标准

T/CTSS93-2024

‘中白1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qualityandefficientcultivationofteacultivar‘Zhongbai1’

2024-09-23发布2024-09-23实施

发布中国茶叶学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茶叶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建德市茶叶产业协会、建德市天羽茶叶有限公司、建德市峰鼎茶叶有限公司、杭州千里岗农产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峰、吴伊鑫、郑铭洁、叶浩然、余红伟、赵帅峰、郝国双、欧阳立明、梅倩、叶佳雯。

1

‘中白1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白1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园地建设、茶苗定植、树冠培育、土壤管理、灾害气候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中白1号’茶树的种植与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园地建设

3.1环境条件

应符合NY5010规定的要求。

3.2园地规划

3.2.1茶园宜选择坡度25°以下,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段,土层深80cm以上,土壤pH值4.5~6.0、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m。

3.2.2集中连片茶园宜根据面积大小设计主道、支道、园道。连片茶园面积大于十万平方米时主道路面宽应≥4m,支道路面宽应≥2.5m,园道路面宽应≥1.5m。

3.2.3茶园四周、干道两侧应根据地形设置隔离排水沟,沟宽≥30cm,深度≥50cm。

3.2.4茶园四周和干道两旁,应种植生态树种。树种应选择病虫寄生少,树冠幅小,经济效益高的适宜常绿树种,树行与茶行的最近距离应≥1m。

3.3园地开垦

3.3.1园地应全面深垦。生荒地分初垦和复垦二次进行,初垦深60cm以上,清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复垦深30cm,筑出茶行;熟地在清除前作物后深垦一次即可。

3.3.2种植前一个月,按茶行开种植沟,沟深≥30cm,宽60cm,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施菜籽饼肥250kg或商品有机肥1000kg、磷肥50kg,施入后覆土10cm。

4茶苗定植

4.1定植时间

春季定植在2月中旬~3月上旬,秋季定植在10月上旬~12月上旬,实际种植季节应因地制宜。

4.2定植密度

单行种植的行距以150cm为宜,双行种植的行距150cm~180cm,穴距30cm,每穴1株~2株,每667m2用苗2000株~4000株。

4.3种植方法

栽植时,茶苗入土至少10cm;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后,逐层填土、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后浇足“定根水”,再覆土5cm;坡地覆土后稍低于地面,平地则稍高于地面。定植浇足一次水后及时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柴草、稻草、秸秆、防草布、黑色地膜等。在每行茶园两端假植同批小苗次苗5株~10株,栽后一周年根据成活情况,适时补齐缺株。

2

5树冠培育

5.1幼龄茶园

5.1.1定型修剪

新种植茶园,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定植一周年后的春季发芽前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修剪一年后进行,如果茶苗生长旺盛,可以提前进行。修剪高度分别为离地20cm、30cm~35cm、40cm~45cm。

5.1.2整形修剪

定植后4龄~5龄茶园,每年春季名优茶采摘结束后,4月下旬在上年剪口上提高5cm~10cm处剪去枝梢。

5.2立体采摘茶园

5.2.1重修剪

5足龄后的成龄茶园,每年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一次重修剪,离地高度40cm。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