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05约4.6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33/T2480—2022

1

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洲猪瘟消毒基本要求、消毒方法以及运输车辆、生猪养殖场、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等场所的消毒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猪正常生产过程中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预防性消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3384畜禽屠宰企业消毒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清洗washing

采用清扫和用清水或去污剂冲洗的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有机物等。3.2

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和物品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处理过程。3.3

消毒剂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制剂。

4清洗消毒基本要求

4.1根据消毒对象及消毒场所建立相应的清洗消毒程序,由专人操作清洗消毒,做好个人防护。

4.2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可选用不同类型消毒剂,应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剂。消毒剂应现配现用,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确保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

4.3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应严格实施分区管理,防止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4.4清洗消毒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排放时应达到环保要求。

4.5根据需要配备充足的消毒剂和相应的消毒设备,并有适宜的储存空间。

4.6区域或空间消毒时,应按照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避免消毒后再次污染。

DB33/T2480—2022

2

4.7宜采取先清洗再消毒程序,消毒前对消毒对象进行清洗。

4.8对病原污染风险高的区域或部位,可采取消毒、清洗、再消毒的程序。

4.9消毒剂宜轮换使用,确保消毒效果。

5消毒方法

5.1喷雾消毒

采用规定浓度的消毒剂(见附录A),用喷雾装置将消毒剂雾化成细小雾滴,可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适用于人员消毒、环境消毒和舍内消毒等。

5.2浸泡消毒

用规定浓度的消毒剂(见附录A)对消毒对象进行浸泡。浸泡消毒前应将消毒对象冲洗干净,按说明书浸泡一定时间,主要适用于器具和工作服等消毒。

5.3火焰消毒

用喷火装置的火焰喷射消毒,适用于地面、墙面和铁栏等物品的消毒。

5.4熏蒸消毒

选用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根据消毒空间计算使用量确保有效作用时间,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消毒。

5.5紫外线消毒

用紫外灯照射杀灭病原微生物,适用于消毒间、更衣室的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5.6喷洒消毒

喷洒规定浓度的消毒剂(见附录A)杀灭病原微生物,适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5.7高温消毒

采用加热等方法将特定环境或水中的物品达到预定温度指标并按照说明书维持一定的时间,杀灭病原微生物,适用于注射器和刀具等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6运输车辆消毒

6.1清扫与整理

运输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收集、清理驾驶室内物品及车厢内粪便和垫料等污物,拆除可移动的隔板等物品。

6.2清洗

按照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用高压水枪对车厢、底盘和轮胎等进行冲洗,不留死角。必要时先用泡沫清洁剂喷洒全车,再用高压水枪冲洗。驾驶室方向盘、仪表盘和档杆等不适宜冲洗的部位,需用规定浓度的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清洗后以无肉眼可见的污染物为合格。

DB33/T2480—2022

3

6.3消毒及干燥

6.3.1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见附录A),对车体进行全方位喷洒消毒,确保车厢、底盘、轮胎等完全浸润,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3.2使用泡沫消毒剂时,浸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再用高压水枪对车体各部位进行全面冲洗。

6.3.3驾驶室宜采用熏蒸、喷雾或烘干消毒。

6.3.4消毒完成后晾干,有条件的可至烘干房烘干。

6.4污水处理

污水应集中收集至污水处理池,经消毒和环保处理,排放标准按照GB18596的规定执行。

7养殖场消毒

7.1人员消毒

7.1.1进入生产区人员应隔离3天以上。进入时需淋浴、更换专用工作鞋服、洗手和喷雾消毒。

7.1.2进出不同生产单元时,应清洗消毒双手、靴鞋和更换工作服。更换的工作服应及时消毒。

7.2物品消毒

7.2.1表面消毒宜采用紫外线、熏蒸或喷雾消毒。

7.2.2可浸泡物品宜采用浸泡消毒。

7.2.3注射器、刀、剪、镊子和针头等耐高温物品宜采用高温消毒。

7.3空舍消毒

7.3.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