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付钰平 谭书先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通过分析得出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当前背景下所受到的制约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人力资源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现状调查”(14SHA125)。
简介:付钰平,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013级研究生。
谭书先,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本科生。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对于社会工作及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做了具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定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等。本文着重分析了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可能采取的对策。
1 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
武汉市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及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社会认同度低,工作开展困难
在武汉市,社区居民及其服务对象对社会工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武汉市的大部分居民对社会工作这个行业一知半解,通常认为义工就是社工,居委会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一方面,有的部门直接把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人员都称之为社会工,有的部门则筹划如何使自己管辖领域的岗位尽快与“社会工作”职业挂钩,似乎只要换一个名称,自己就成为了社会工;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在大力发展社工人才队伍,但对社工行业宣传力度不到位。
1.2 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工作满意度不高
对武汉市的社工个人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充满价值和有意义,通过社会工作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案主和他人的尊重及肯定,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望。但实际上,武汉市社会工作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的个人职业计划得不到重视与鼓励、晋升困难、海外学习机会少等问题都不利于开发员工的潜能,不足以增加员工的满意感和成就感,让一线社工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1.3 薪酬福利水平低,缺乏激励机制
武汉市一线社会工的工资水平较低,但是日常工作量大,没有编制,生活补贴较少。通过访谈得知,目前武汉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于绩效考核这方面仅根据考勤这一项因素来给予员工薪酬。这样的考核机制对于选拔、晋升及发挥个人潜能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武汉市社会工的积极性。
1.4 教育培训力量相对薄弱,职业认证体系不完善
在武汉市,各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工青妇等部门未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尚不够发达。武汉市社工机构不仅缺乏人才而且难以留住人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武汉市对于社会工作并没有健全的配套体系,包括社工资格认证,注册管理制度,从业规范制度,薪酬标准指导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义工制度等。
1.5 岗位开发力度不强,社工人才引进机制弱化
在进行实地考察,与社会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武汉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大量的人才。他们虽然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等多种方式进行招纳,但由于社工行业认知程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前景不看好,薪酬福利得不到保障而选择其他工作,使得社工机构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据调查,武汉市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岗位较少且资金扶持不到位,基本上每个服务站点只有几名社工。然而需要帮助的人员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工的人数,他们在提供服务时,往往需要建立“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平台。
2 造成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社工人才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2.1.1 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不充足
当前,社工组织的工作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其经费主要由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社工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其获取经费渠道狭窄。社会大众对其的认识度不高,机构争取社会支持的机会少,筹措资金能力较弱,难以维持机构的运行,社工的薪酬无保障。
2.1.2 政府宣传力度不到位
正因为政府未大力宣传社工的作用,使得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