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水线实验工位四.doc

发布:2016-12-2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物流091班 黄燕军 韦琼金 流水线平衡实验设计方案之工位四 1. 实验目的及意义 1、掌握对生产线平衡问题及其约束进行形式化描述以及基本思路和平衡效果的评价指标。 2、掌握用Flexible Line Balancing V.3进行生产线平衡的方法。 3、 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4、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5、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6、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7、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实验内容 以广西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个组装电风扇的流水线实验为研究对象。我们测量了第四工位的生产节拍,并记录了相关数据,查阅一些资料后,对工位进行了改进,是该工位的组装能力提高到原来的三四倍。 首先就是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优化。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缩短生产线的生产节拍时间。我主要是采用四种方法缩短生产节拍的:一、将电风扇组件装备齐套,防止不配套而引起的时间耽搁。二、调整组装动作标准化,最优化。三、将适合连续操作,总时间接近生产线平均作业时间的工序集中在该工位。四、加强与其他工位的沟通协调,减少信息闭塞导致的误操作。 实验步骤 : 改善工作准备 了解流程﹐ 步骤二:流水线上电风扇组装操作的进行,时间测量﹕时间记录表,测时工具 步骤三:完成工位的工作任务,统计相关数据。并利用统计工具处理相关数据,使其真实可靠,有使用价值。 步骤四:通过相关软件,工具研究分析流水线工位四的平衡问题。 步骤五:积极与其他工位同学沟通讨论,对整个流水线操作,平衡有个更深刻的了解,获得实际操作的一手资料。进行进一步总结优化。 一、工位四相关工序名称 6、装定时器开关 7、装换挡器开关 8、检验并固定电源线 9、接线 10、检验并整理接线 二、初步设计方案 分工原则:按照作业难易程度进行(根据工序作业时间分组的) 第一步:分工,分工明细表如下:(每个工位由两个同学负责,一个人计时一个人操作,计时和操作的同学自行商定) 操作注意事项: 1、计时从操作者手碰到零件时开始计时,放下零件时停止计时; 2、计时的同学是负责记录每道工序(特别强调不是工位)的时间; 3、如果是做多个风扇的话,各个计时的同学负责计算好各个工序的平均时间 第二步:根据测得的作业时间表,采用ECRS原则进行优化 第三步: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操作(参照第一步) 第四步:检验优化后的方案(检查流水线是否平衡) 优化前工位四工作内容: 6、装定时器开关 7、装换挡器开关 8、检验并固定电源线 9、接线 工艺流程图1-1 优化前实验数据 第四个工位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平均耗时 工序 3 3 2.16 2.36 1.77 2.458 6 1.8 0.8 1.9 1.81 2.16 1.694 7 27 34.26 34.75 34.65 34.44 33.02 8 15.6 18.11 19.23 16.89 14 16.766 9 47.4 56.17 58.04 55.71 52.37 53.938 单次实验总耗时 ? 工艺流程图1-2 优化后的实验数据 时间(秒) 实验次数 工序名 1 2 3 4 5 平均 8 45.04 34.43 34.04 39.39 35.6 37.7 9 12.09 18 17.42 20.01 16.8 16.864 10 12.98 11.6 11.83 11.04 10.6 11.6 工位 70.11 64.03 63.29 70.44 63 优化前有其他工位控制的工序10的实验数据 15 10 12 13 9 11.8 10 1 2 3 4 5 平均耗时 工序号 优化后由其他工位控制的工序6,7的实验数据(在伍颖媚手里) 工位四优化前后共同的工序为工序8(检验并固定电源线),工序9(接线) 优化前 27 34.26 34.75 34.65 39.39 33.02 8 15.6 18.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