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doc

发布:2017-04-05约2.05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教学内容 1.人生价值的特点和趋向:人生价值的含义、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 2.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科学选择及正确评价。 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二、教学重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三、教学难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四、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片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被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异常轰轰烈烈的人生价值观大讨论。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学生章化为抢救农民而献身的事迹又一次把人生价值的思考推到了大学生面前。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五、材料实例 材料事例1:带领窦店农民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长正亮(视频)。 材料事例2: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视频)。 材料事例3: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视频)。 六、授课教案 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取向 (全章的背景音乐:新大陆进行曲) [教师讲解] 思考人生,往往离不开人生价值问题,当前人们尤其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什么是人生价值、怎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众说纷纭。据说,一位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大学当老师,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还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想到自己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辈子是甭想开上自己的“桑塔纳”了,于是辞职“下海”经商办公司。十年后,他已经有了百万资产,上下班坐的自然是自己的高级轿车。请问:工作、贡献、待遇与人生价值是一种什么关系?与那些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教师相比,他的人生价值是否就更大呢?(分析讨论1)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与此有关的材料——(材料事例1:视频:带领窦店农民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长正亮)。 以上材料既说明了人们在人生价值观的分歧,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共产党员的价值。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共产党员的价值指的是什么?它与一般人的价值有何不同?(分析讨论2) 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弄清人生价值的含义入手。 (首页)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又是人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概念。一开始它仅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即价值是指物品对人的效用以及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量值。后来“价值”这个概念,逐渐引申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是从共同性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2页) 价值所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不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对人有损害作用的事物,就只有负价值。 我们知道,粮食、牲畜等物质具有价值,是由于他们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某种有用属性;艺术品具有价值,是由于它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和感官愉悦的审美属性。 “人的价值”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宗教和封建统治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大约在十六、十七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物的价值升值而人的价值贬值的社会危机。于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和封建统治,强调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人的权利,提出了“人的价值”,以此来否定人对上帝的精神依附和人对封建贵族的人身依附。在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主要是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哲学思考。“人的价值”的提出,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人的价值主要是相对于神的价值、物的价值而言的。 (3页) 在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反映的也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人生价值的主体是人。“人”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群体或个人。从人生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人生价值的主体分为人生实践者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价值客体是人生,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4页) 因此,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就是看他在社会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的行为、思想、品德、成就等方面。如果它的思想言行满足了社会发展和自身完善的需要,它的人生就是有价值。(材料实例2) 反之,如果它的思想言行不能满足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