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病因与因果推断.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因与因果推断;2;3;4;流行病学对病因的认识在疾病防控上的重要意义;6;7;
朴素唯物主义阶段 ;公元前5世纪,现代医学之父 Hippocrates在它所著“airs、 water and place ”一书中认为,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季节、地区、水等)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Hippocrates在《流行病》中详细地描述了肺结核、斑疹伤寒、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等疾病。
用“Epidemic”来表示疾病的流行。
这是关于流行病学的最初描述。
;19世纪半叶,显微镜的革命性的开发,微生物学在欧洲开创和发展。
路易斯. 巴斯德 (1822-1895)
罗伯特. 科赫(1843-1910)
巴斯德和科赫开创了微生物研究的新纪元。;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1位;13;;15;到了19世纪末期微生物学的出现及发展,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
炭疽热——炭疽杆菌,
肺结核病——结核杆菌,
痢疾——痢疾杆菌,
霍乱——霍乱弧菌。;于是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每一种疾病必由某一种特异的病原物所引起的。这就是“特异病因学说”, 也称之为单一病因学说。
;①该传染因子在每个病例均存在
②此微生物必须能够分离并生长出纯培养
③将此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应当引起此种特异疾病
④由被接种的动物能够分离出此微生物并加以鉴定;单一病因----引起多种疾病
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即可引起猩红热,也与急性风湿热、球性肾炎发病有关;单一病因学说过于偏重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忽略了机体和环境的作用。;肺结核病案例:
⑴ 病原体:结核杆菌
⑵ 宿主因素:
机体抵抗力: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⑶ 环境因素:
经济水平、居住条件、饮食营养水平;多病因说形成:
随着对病因知识的积累,认识到多种慢性病或非传染病,甚至于急性疾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
;对非传染病,对单一病因学说更不能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
冠心病发生的原因:
吸烟
高血压
高血脂;从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有些冠心病病人发病以前,没有三大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无家族史。
可能还??在其他危险因素。
;25;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
三角模型
(流行病学三角, epidemiologic triangle )
轮状模型 (wheel model)
;27;28;29;病因链和病因网模型;病因链模型;常见慢性病的病因链;肝癌发病的病因链和病因网模型示意图;34;病因链和病因网模型;病因链模型;常见慢性病的病因链;肝癌发病的病因链和病因网模型示意图;39;促成病因和必需病因
1) 促成病因(contributory cause): 某因素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则该因素称为促成病因
对绝大多数疾病而言,促成病因的组成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其促成病因并不完全明了,一般只证实了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
目前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促成病因不止一个,有的可能有多个促成病因
; 2) 必需病因: 当缺乏某因素即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必需(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
每个促成病因的综合中必然包含有必需病因;如,没有结核杆菌就不会发生结核病,没有伤寒杆菌就不会引起伤寒,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就分别是结核病和伤寒的必需病因。必需病因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生之前;致病因子: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致病因子
宿主:遗传因素、免疫状况、年龄与性别、种族、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及行为因素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5;46;47;48;病因分类; 实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均应用自己的方法对病因进行探讨。这三大方法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紧密协作,才易于探讨病因 ;51;
1. 临床研究
2. 实验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
;1 基础资料的收集
(1)体征和症状的频率表: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疾病过程的描述:起病日期和病情发展;(1)综合征的鉴别:首先根据所收集病例的体征和症状,将病例归类于1~2个可疑的综合征
(2)列出可能的疾病:每一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进行鉴别诊断
(3)病因推断:从临床角度,先找综合征,再对可能的疾病进行逐个鉴别诊断;1 生化实验:对营养素缺乏、药物和毒物中毒等进行鉴定
2 微生物学实验:疑为传染性因子致病时,作病原体的镜检、分离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
4 动物实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