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ppt.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第三章 材料的性能
主讲教师:范圣刚
第三章 材料的性能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3.2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3.3 砌体的材料及力学性能
3.4 本章要点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1. 简单应力下钢材的性能
极限强度
(1)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性极限
曲线形式:
有明显流幅的:
f u
f y 弹性、屈服、强化 强化起点 断裂
和颈缩阶段。 比例极限
没有明显流幅的:
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简化
实际 理论
O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曲线简化:
屈服前:完全弹性的; 理论
屈服后:完全塑性的。
f y
O
y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重点
内容
•屈服强度: 250 Mpa •断裂强度: 400 MPa
•屈服应变: 0.0013 •韧性:
•弹性模量: 0.28/0.0013=215
150 MPa/0.00075=20 x 104 Mpa •断裂延伸率: 25%
•极限强度: 500 Mpa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2)钢材的强度指标
强度:钢材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f u
f y
弹性极限( σ ):表示钢材保持弹性变
p
形, 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是弹性
构件的设计依据。
屈服强度( σ ) : 表示钢材开始发生
s
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是钢结构设计的
依据。设计时钢材允许达到的最大应力。 O
有明显流幅的钢材:取屈服点的应力;
无明显流幅的钢材:取条件屈服强度。 残余应变为
0.2%时的应力
3.1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极限强度( σ ): 表示金属受拉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