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docx

发布:2025-01-31约3.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

一、审题立意

(1)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的融合。题目背景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或历史事件,要求考生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独到见解。例如,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考生需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对人文领域的冲击与影响,探讨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更考验其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审题立意方面,考生应首先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创新”、“人文”、“传承”等,这些关键词往往是作文的核心内容。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感染力。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这一主题时,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对科技产品的使用体验,阐述科技产品在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同时,对人文素养的潜在影响。此外,考生还需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将个人观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

(3)在立意过程中,考生应避免陷入俗套,力求观点新颖。为此,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如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考生可以从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科技产业对人文教育的启示等角度展开论述。同时,要注重逻辑性,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可引用权威数据、经典案例或个人经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素材准备

(1)素材准备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环节,考生应广泛阅读,积累各类知识。可以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从中汲取写作灵感。如2020年新冠疫情,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全球,考生可以从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创新、人文关怀等方面收集素材。同时,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古代科学家、文化名人等,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还能提升文化底蕴。据统计,阅读量达到2000万字的考生,其作文得分普遍高于阅读量较少的考生。

(2)在素材准备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分类整理,将素材按照主题、类型等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素材分为自然类、社会类、科技类、人文类等,以便在写作时快速找到合适的素材。以科技类素材为例,可以收集人工智能、5G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实际运用时,可以将这些素材与题目要求相结合,如探讨科技发展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变革。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内容往往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

(3)在准备素材时,考生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将日常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写作素材。例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入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在描述事件时,可以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和思考,考生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以环保为例,考生可以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护行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这些素材不仅能体现社会责任感,还能展示个人的生活态度。

三、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是展现文章逻辑性和条理性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作文,其结构通常遵循“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引论部分,通过引言或背景介绍,引发读者兴趣,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引用相关数据或名言,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出科技发展对人文领域的深远影响。

(2)本论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需详细阐述论点,并进行论证。本论部分的结构一般采用总分总或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即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或层次进行阐述,最后再次强调总论点。分总结构则是在阐述分论点后,对分论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分别从科技发展对教育、医疗、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科技与人文的相互促进关系。

(3)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需明确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结论部分可以是对本论点的重申,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展望。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指出科技发展应注重人文关怀,强调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此外,结论部分要简洁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遵循良好结构的作文,其得分普遍高于结构混乱或缺乏逻辑性的作文。

四、语言表达

(1)语言表达是作文的灵魂,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够让文章更具魅力。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准确性体现在对词语的精准运用,避免出现语病和歧义。例如,在描述科技发展时,应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生动性则要求考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例如,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川湖泊比作一幅生动的画卷。

(2)在语言表达上,考生应注重句式的变化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短句相结合,避免文章单调乏味。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先用短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