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合花》教材教法分析 .pdf

发布:2024-12-23约1.4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百合花》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一、作家作品简介:

茹志鹃,现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创作以短篇小说著名,代表

作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等。她的短篇小说有

着鲜明的创作特色。题材大多不取生活中复杂重大的斗争,而是以小见大。描

写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结构精巧严谨,善于运用精心提炼的细节,使情、理、

事和谐统一;格调委婉柔和;语言清新抒情,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二、字词:

忸怩(ní):形容不太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讪讪(shàn):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讷讷(nè):形容说话迟钝。

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掂量(diān):这里是斟酌的意思。

耽搁(dān):这里是拖延的意思。

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憎恶(zēngwù):憎恨,厌恶。

虔诚(qián):恭敬而有诚意。

三、课文分析:

1.结构和情节:

1/3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带路,即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

所。

第二部分(从“我们到包扎所”到“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通讯员

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

第三部分(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结尾):新媳妇献出新被子为牺

牲的通讯员入殓。

2.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通讯员和新媳妇。

通讯员:腼腆、羞涩;耿直、单纯;淳朴、真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对革命队伍怀着诚挚的爱心,觉悟不断提

高的农村妇女形象。

3.主题:

小说从解放战争中发生的平凡小事里深刻地挖掘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军队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靠的正是革命战士

的高度觉悟,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一重大主题,不仅歌颂了通讯员和

新媳妇这两个平凡人物为革命甘愿献出一切的高尚品德,而且赞美了军民之

间,同志之间纯洁、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建议

一、本课表现战争主题,却是通过一件借被“”的生活小事来展现。所以主

题的分析和理解是一个难点。

在教学时就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分析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行为和

对话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和精神。

二、注意“百合花”即是象征,又是比喻。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这种写作手

法。

2/3

三、与《荷花淀》相比较,学习细节描写、心理刻画,以及以小见大的选

材手法。

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