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板详细维修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4、主板整体供电 ※当主板测试点电压偏低或无电压时,首先应怀疑场效应管本身损坏或A T X电源到场 效应管输入极元件损坏。 ※当测得G极无电压时,应先测量电源I C芯片的3 . 3 V、5 V、1 2 V供电是否正常或电源 I C本身损坏。 1 5、C P U供电 1、电源控制器在获得A T X电源输出的红5 V或黄1 2 V供电后,为C P U提供电压, C P U电压自动识别引脚发出电压识别信号V I D给电源控制器,然后,电源控制器通过控制两个场效应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使出输出的电压与电流达到C P U核心供电要求,实现为C P U供电的目的。 2、单相供电需要两个场管,此外还需要许多电解电容在输出端使用大容量电解电容,就可以得到比较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使输出端电压达到供电电压要求。 G→D;G→S;阻值越小的可能损坏(小电源IC多为12V,大电源IC多为5V) 3、当按下开机键并松开时,A T X电源开始向主板供电,接问题A T X电源输出的1 2 V电压通过滤波电容滤波后,给从电源I C芯片供电。而A T X电源输出的红5 V电压通过滤波电容滤波后,为主电源I C芯片供电,同时,电源四针插座1 2 V电压通过滤波电感L 1及电容滤波后,分为三路,分别为1、2、3场效应管D极提供1 2 V电压,同时, C P U通过主电源I C芯片的V I D引脚向从电源I C芯片输出V I D电压识别信号。 4、从电源I C芯片的作用:是在获得主电源I C芯片相位控制信号的同时,向场管发出脉冲信号,各场管在循环的顺序,再进行轮流导通截止,最终经电感和电容输出核心电压。 5、采用多相代电不仅可以得到足够可靠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分流作用使每相场管的负载减小,为主板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6、T L 4 9 4电源管理芯片和K A 7 5 0 0 B形状,功能一样(但不能互换),主供电不正常多为三极管损坏。 7、T L 4 9 4工作时输出一个脉冲信号,通过对管放大后,可控制场管工作其中每个场管都配备一个快恢复二极管,保护场管稳定工作。 8、维修流程: 注:当C P U电压偏低或偏高时,一般都为电源I C本身损坏或场管损坏。(电压P 3 = 1 . 2 5 V - 2 . 2 V;P 4 = 1 . 7 5 V左右)。 9、切记:如C P U无主供电(测试卡显示F F . 0 0) 9 . 1、排除外部插设备(指机箱,电源,C P U,显卡,内存以及其它设备)。 9 . 2、查虚焊(C P U座,南桥,北桥,B I S O插槽)。 9 . 3、查供电(C P U,内存显卡,南桥,北桥,I / O)应重点查内存)。 9 . 4、刷B I O S程序。 9 . 5、应查时钟,其次查复位电路。 9 . 6、查C P U供电所有元件及芯片(电源I C、保险电阻、Q 1、Q 2、场管)。 9 . 7、换C P U插槽周围的所有电解电容排除。 1 0、电源I C的代换: R T 9 2 2 1—S C 1 1 6 4 R T 9 2 2 8—H I P G 0 1 8 B R T 9 2 2 2—S C 1 1 6 5 R T 9 2 2 9—H I P 6 0 7 9 B R T 9 2 2 3—S C 1 1 5 3 R T 9 2 3 0—H I P 6 0 2 0 R T 9 2 2 4—H I P 6 0 0 4 B R T 9 2 3 1—H I P 6 0 2 1 R T 9 2 2 4 B—C L 6 9 0 1 B R T 9 2 3 1 A—H I P 6 0 2 1 A R T 9 2 2 4 C—H I P 6 0 0 4 D R T 9 2 3 9—H I P 6 0 2 1 R T 9 2 2 4 E—H I P 6 0 0 4 E R T T 9 2 3 8—I S L 6 5 2 4 R T 9 2 2 7 A—H I P 6 0 1 6 H I P 6 6 0 2 B C B——I S L 6 5 2 4 1 1、总结:插上C P U的情况下,供电仍不正常时,P 4 A M D以上的主板一般采用多相供电 和单相供电检修流程一样。 注:供电易损的元件(电解电容,场管,电源I C ,保险电阻,快恢复二极管)。 附:P 4以上主板Q 1 D极对地阻值为3 0Ω左右。P 3主板Q 1 D极对地阻值为2 0 0Ω左右。 1 2、P 4主供电Q 1对地短路,1 )、P 4以上主板很常见Q 1被击穿; 2 )、Q 1和Q 2同时击穿; 3 )、 B Q被击穿;4 )、B Q边上电容被击穿。 ※严重短路现象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