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氯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甲醛、乙炔、丙烯、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二者所含原理一样
2、利用电解法制取Na2FeO4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Y是外接电源的正极,Fe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N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OH-由B室进入A室
D.电解后,撤去隔膜,充分混合,电解液的pH比原来小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MgCO3→HCl(aq)MgCl
B.NaCl(aq)→CO2NaHCO3(s)→ΔNa2
C.SiO2→C(高温)
D.AgNO3→NH3?H2O[Ag(NH3)2
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
反应产生了HCl
B
镀锌铁片出现刮痕后部分浸入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铁片附近滴入K3[Fe(CN)6]溶液
无蓝色沉淀
镀锌铁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
C
向2mL0.lmol/L醋酸溶液和2mL0.lmol/L硼酸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0.lmol/LNaHCO3溶液
只有醋酸溶液中产生气体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D
向FeCl3溶液与NaCl溶液中分别滴入30%H2O2溶液
只有FeCl3溶液中迅速产生气体
Fe3+能催H2O2分解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
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
元素周期律
盖斯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验方案
结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
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为、的和
与的体积比约为2:1
(B中试剂为浓盐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O3-
B
向填有硫酸处理的K2Cr2O7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
管中固体逐渐由橙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向盐酸酸化的Cu(NO3)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然后滴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氧化性:Cu2+H2SO4
D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A.A B.B C.C D.D
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
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利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C.光导纤维和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B.金属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既有共价键的断裂,也有共价键的形成
C.硅单质与硫单质熔化时所克服微粒间作用力相同
D.CO2和NCl3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9、用饱和硫酸亚铁、浓硫酸和硝酸钾反应可以制得纯度为98%的NO,其反应为FeSO4+KNO3+H2SO4(浓)Fe2(SO4)3+NO↑+K2SO4+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NO3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Fe2(SO4)3、K2SO4、H2O均为电解质
D.该反应中生成144gH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