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期
末
论
文
题 目:大众文化之《霸王别姬》浅析
指导老师:闫伟华
班 级:2010级新闻一班
姓 名:屈佳佳
学 号
日 期:2012年12月
大众文化之《霸王别姬》浅析
摘要:大众文化通过肢解经典、对符号进行拼贴和指涉,在文本间创造了新的关系,创造了一种五花八门的文化形态。而当代电影是大众文化重要的承载体,通过一套固定的叙事手法和镜头策略,成功地满足所有期待填充的欲望空位,这些欲望被形象和故事修饰为各种各样的征容,以此推动电影的再生产。《霸王别姬》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电影文化 叙事手法 镜头策略
目 录
绪 论…………………………………………………………4
一、《霸王别姬》文学阐述…………………………………5
(一)影片主要内容及人物分析 ……………………………5
(二)导演阐述………………………………………………7
二、《霸王别姬》镜头策略 ………………………………11
(一)摄影师阐述 …………………………………………11
(二)灯光技术分析 ………………………………………12
1、镜头技术分析…………………………………………12
2、拍摄技术分析…………………………………………13
3、声效技术分析…………………………………………15
三、总结……………………………………………………15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绪 论
著名电影评论家罗艺军先生说:“在《霸王别姬》的文化视野中,涉及的不只是单一的人文主题。其中居中于核心位置的,是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永恒矛盾的阐释。理想与现实,如同生与死、爱与恨、忠诚与背叛,既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亦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在这不影片里,文化思考的载体主要是两个京剧艺人,唱旦角的程蝶衣和唱花脸的段小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银幕上具象化为戏剧理想与生活际遇之困惑。‘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流行这样的谚语。异质文化体系会以同样的语言来概括戏剧与社会的关系,因为它形象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方面。艺术源于生活,戏剧在所有的艺术中能够整体性地再现人生。然而这种概括未触及戏剧与社会异质方面,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因为它并不等同于现实。首先,艺术中熔铸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孕育于现实人生存在的缺陷,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艺术理想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不完美人生的弥补。人们在艺术的理想和联想中获得了现实未能提供的心灵慰藉和美的享受。在这个意义上,戏剧或多或少都带有某种梦幻色彩。戏剧理想作为一种境界,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的性灵,砥砺了人的节操,却往往并不提供现实人生所遵循的生活模式。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巨大反差的。”
一、《霸王别姬》文学阐述
(一)影片主要内容及人物分析
如果对《霸王别姬》用画框连缀起来的空间进行审视,陈凯歌将他的影片故事时间从1924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延续到文革以后,是一个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的近代历史。在这里历史是作为人物际遇的背景,给影响空间融入时间的剧烈变动。《霸王别姬》中的各种视听元素以及创作者的思想在经过选择、雕琢、再组合,才构成了影片的所谓之经典大作。
《霸王别姬》通过饰演旦角的程蝶衣和花脸的段小楼,以及由妓女从良成为段妻的菊仙之间的爱恨纠葛,表现了历史变迁中人性的悲剧。电影的开头部分虽然是主要故事的铺垫,但情节仍然是引人注目的,程蝶衣虽然日后成为名角,但他仍旧是那个开始不学戏,后来又矢志不渝的小豆子。程蝶衣一生屡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外表柔弱的他,内心却十分坚强,他的坚韧和隐忍,来自灵魂深处的信念:从一而终。
小豆子曾经和小癞子一样,在大师兄小石头的帮助下逃出戏班,但当他在外面看到“角”时,才真正的明白师傅所说的:“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得人后受罪”的含义。小癞子的那句感叹:“他们是怎么成了角的啊!这得挨多少打呀!”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深深震撼小豆子的不是“人前显贵”,而是他所看到的“角”身上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正是这种魅力,让台下人山人海的戏迷如痴如醉。
小豆子真正成为程蝶衣,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