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药理学核心要点与精华汇总攻略.doc
第一章绪言
一、基本概念
药理学是重要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互相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药物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防治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既在药物的作用下,机体发生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謝活动的变化规律。
药物代謝动力学(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既药物在体内吸取、分布、代謝、排泄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二、药理学任务
阐明:
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药动学
三、药理学学习措施
1.理解、联络2.重点突出3.记忆措施4.合适做題
A型題
例題1:如下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答案:C
A.曲馬朵B.吗啡C.芬太尼D.四氢帕馬汀E.哌替啶
例題2:如下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答案:D
A.曲馬朵B.吗啡C.芬太尼D.二氢埃托啡E.哌替啶
例題3:对厌氧菌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是答案:A
A.克林霉素B.甲硝唑C.多粘菌素D.利福平E.罗紅霉素
第二章药物代謝动力学
大纲规定:P10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吸取及影响原因
药物分布及影响原因
药物代謝过程、药物代謝的成果、药物代謝酶、细胞色素P450酶诱导剂及克制剂
药物排泄途径、药物排泄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药物代謝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時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時间、半衰期、清除率、生物运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既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简朴扩散、滤过)
载体转运(积极转运、异化扩散、膜泡运送)
(一)被动转运指药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1.重要动力:膜两侧的浓度差。
2.特点:
(1)不需要载体(2)不耗能(3)无饱和性(4)药物间无竞争克制現象
(5)膜两侧药物浓度到达平衡時转运停止
3.简朴扩散的影响原因
药物的理化性质;膜的性质、面积和膜两侧浓度差
(1)脂溶性,脂溶性越大,药物越易透过膜
(2)解离度,解离度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一般认為非解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
(3)浓度差,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越大转运越多
(4)药物的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
4.药物解离度对被动转运的影响
常用药物多為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化合物,它們在水溶液中仅部分解离,其解离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药物自身的解离常数pKa和溶液的pH值。
pKa:既药物在50%解离時溶液的pH值,pKa值是各药物所固有的特性
弱酸性药物(HA)
弱碱性药物(B)
弱酸性药物
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非解离型多,易跨膜转运。
因此:在胃中易吸取;在碱性环境中吸取少。
弱碱性药物
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少、非解离型多,易跨膜转运。
因此:在碱性肠液中易吸取;在酸性环境中吸取少。
(二)积极转运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形式所进行的跨膜运动,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无关,可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
药物的转运
被动转运
简朴扩散———胃肠道吸取、肾小管再吸取
滤过———肾小球的滤过
载体转运
积极转运———肾小管的分泌
易化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维生素B12经胃吸取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
二、药物的吸取
1.吸取药物经血管外給药,自給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常以药物离开給药部位的速率和程度描述。大多数药物吸取过程為被动转运。
2.影响吸取原因:
(1)药物理化性质(2)給药途径(3)药物剂型(4)机体原因
3.药物的理化性质
4.給药途径
胃肠道:口服,舌下,直肠,
注射給药:静脉、肌肉、皮下、动脉内、鞘内,
其他給药:吸入,鼻腔、局部、经皮,
胃肠道給药:最常用(安全、以便、经济)
5.首过消除(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
药物经胃肠道吸取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被胃肠道或肝脏代謝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現象。
临床首过消除明显的常用药物: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利多卡因、丙咪嗪、吗啡、维拉帕米、氯丙嗪
X型題
1.药物的首过消除也許发生于答案:BE
A.静脉注射后B.皮下注射后C.舌下給药后D.直肠給药E.口服給药后
A型題:
1.首过消除的特点不含答案:B
A.可发生于口服給药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