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修论文当代大学生爱情观调查4.doc

发布:2017-01-13约7.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院系: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室内设计 姓名:王志强 班级:十一班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今昔不比,在当今高校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早早的地步入了爱情的河流,走在爱情边缘的同学更是大有人在。 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而现实中大学生的恋爱观不得不说存在很多问题。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完善,笔者及我们小组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措施。 结合正确的标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择偶 大学生应注意交往的方式,以及做人的原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当代 大学生 爱情观 认识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今昔不比,在当今高校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早早的地步入了爱情的河流,走在爱情边缘的同学更是大有人在。 基于作业要求,同时也是我们早已对此问题的好奇,我和我的小组对本院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并引用了网友的相关及此类调查。在此次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与我们所接触的文字定义式的爱情观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稀奇的事了,甚至可以说很是普遍。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约91%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 约24.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其中又以理科科女生为主约占35%。约占77%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应该是理想浪漫的。 对于爱情的标准, 约占80.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 约6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约40%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也占了一小部分,主要表现为男生占约11%。虽然不少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约8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就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得殿堂。而约24%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其中约74%是处于恋爱中的男女;约占17.5%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而现实中大学生的恋爱观不得不说存在很多问题: 1. 大学生面对爱情的错误态度 高校校园里,草坪上,树荫下,饭堂里,小路上,一对对情侣背靠背窃窃私语,手牵着手散步等其亲热程度与真正夫妻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这么多大学生谈恋爱呢?不少人说是因为总觉得很寂寞和孤单,更有甚者幼稚的说到是因为开学之初师兄的一句话---“趁着现在还有漂亮的,早一点去追,否则过一段时间连丑的都不给你留”。 过多的例子不在举出,总结原因有五: . 恋爱仅仅是一种需要。 自从步入大学校门之日起, 高考带来的沉重负荷便被扔到了九霄云外, 为了过把瘾, 为了一次体验, 当然要谈恋爱。有人说: 大学岁月, 不恋白不恋。为了积累经验,更甚者采取“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战术, 用他们的说法是“:中华儿女千千万, 这个不行咱再换。 . 为了填充生活的寂寞。 他们总结出了爱情第一定律,即“空虚 + 空虚 = 不空虚”。这样的所谓“爱情”不过是找个人一起打发无聊的时光罢了。不难看出, 对于这些同学而言, 恋爱只是一种暂时的情感填空而已。 . 随大流儿。 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 有的班级一段时间没有人谈, 但过了一段时间, 就有一帮谈的, 有的寝室无人问爱, 有的寝室全在爱中, 如果有人还没开窍, 紧接着众人拾柴, 不过几天, 就会被彻底“点化”。 .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果一个学生有很多异性追求者, 说明他(她)有实力, 有魅力, 于是有些学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滞销品, 纷纷加入到恋爱的大军中。殊不知, 当恋爱动机不再纯粹时, 爱情也就变得面目全非了。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一时虚荣罢了! 1.5. 错误的“定理” 错误的把“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句话定理式的遵循着。 2. 大学生的爱情观脆弱 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梁祝》中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蝶”,西方的爱情故事《罗密欧和朱丽叶》里罗密欧和朱丽叶愿为爱去死。但《梁祝》是为了表现梁山伯和祝英台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纲常,而《罗密欧和朱丽叶》则是为了表现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年轻人冲破家长的阻挠,大胆去爱。故事中为我们这些初次涉足“社会”的“牛犊们”描绘出了爱情的象牙塔,圣洁而令人神往。却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学习为爱赴死的情景。 大学生毕竟还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对恋爱问题还缺乏成熟、全面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的看法。而且在选择异性朋友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选,当发现自己的选择不佳或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