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方案(2篇).docx
2024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方案(2篇)
方案一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本方案,全面预防校园欺凌现象,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师生、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创建和谐、友善、安全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工作步骤与措施
宣传教育阶段(12月)
1.制定校园欺凌宣传教育计划,明确宣传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和预防措施。
2.组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3.邀请法制副校长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向师生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师生的法治素养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
4.发放“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手册,向家长宣传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排查整治阶段(310月)
1.建立校园欺凌排查机制,定期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教师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的潜在隐患和问题。
2.对排查出的校园欺凌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对情节较轻的校园欺凌行为,采取批评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处理;对情节较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增加校园监控摄像头的数量,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配合公安、城管等部门,严厉打击校园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校园周边的安全和秩序。
4.建立校园欺凌举报渠道,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积极举报校园欺凌行为。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并对举报人进行保密。
总结提高阶段(1112月)
1.对校园欺凌预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组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工作评估,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等方式,对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在校园欺凌预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3.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工作长效机制,将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工作制度和流程,不断提高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欺凌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经费保障,学校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排查整治、应急处置等方面,确保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加强监督检查,学校将定期对校园欺凌预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方案二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1.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2.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干预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避免事态扩大和恶化。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互助合作,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工作步骤与措施
宣传教育(13月)
1.利用开学第一课、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以及遇到校园欺凌应该如何应对。
2.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的专家来校开展法治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向学生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3.组织学生观看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片,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4.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征文、绘画、演讲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理解。
排查与干预(49月)
1.建立校园欺凌排查制度,定期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全面排查。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的迹象和隐患。学校要设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积极举报校园欺凌行为。
2.对排查出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及时进行调查